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的标准化方法,评价该方法的分型能力、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个位点,采用核酸提取、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结合BioNumeries(Version 5.0)软件,对中国5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结果确定标准化的MLVA方法,包括细菌分离培养、核酸提取、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实验步骤及标化参数的相关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VNTR位点确定为ETRA、ETRB、ETRC、ETRD、ETRE、MIRU10、MIRU16、MIRU23、MIRU26、MIRU27、MIRU39、MIRU40、Mtub21、Mtub30和Mtub39.结论建立MLVA标准化技术方案,该方法操作简便,分型鉴定能力及实验室间结果可比性强,便于网络化,有利于结核病流行中追溯传染源,分析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抗原进行初步分析,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单克隆抗体,探讨特异性免疫荧光法在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查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抗原进行初步分析,确定特异、免疫原性强的蛋白抗原,制备抗特异蛋白抗原的高效价单克隆抗体,采用饱和硫酸铵粗提,Sephadex G-50层析纯化;同时制备高效价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血清。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初步应用于临床痰涂片的检测。结果获得4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38×10^3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6400~1:12800。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方法,60份临床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用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7%(22/60)、58.3%(35/60)和56.7%(34/60),其中,抗酸染色阳性22份标本,两种免疫荧光法检查均为阳性,符合率100%。结论成功制备出抗结核分枝杆菌38×10^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查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大大高于抗酸染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骨折和脱位,有些人认为不用拍片就能看出来,拍片后医盲也能做出诊断。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现在交通伤、坠落伤、压砸伤等高能量损伤增多,骨折脱位的种类复杂多样,漏诊、误诊也出现上升趋势。所以要求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每一病例。减少骨折脱位的漏诊误诊。儿童的骨折脱位有其特殊性,这里只讨论如何避免成人骨折脱位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4.
<正> 我院子1980年和1981年分别为两名肝癌病人施行了同种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兹报告如下:例1 男性,47岁。诊断为肝癌。于1980年3月23日行同种原位肝胜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和疗效评定,并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4 d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调查新疆牧场规模化养殖牛携带的细菌多样性以及潜在细菌性人兽共患病致病菌种类,为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人兽共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新疆地区规模化养殖牧场牛群,同时采集牛鼻咽拭子和牛肛拭子样品,提取全基因组DNA进行宏基因组分析。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采用比对Minikrakenv2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地区牛携带的微生物菌群及其潜在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 结果宏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牛样品中微生物菌群均以细菌为主。不同类别牛样品比较发现,牛肛拭子样品和牛鼻咽拭子样品均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占主导地位,但两种类别牛样品的优势菌属各不相同,两者共有的优势菌属为异壁放线菌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样品中共发现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多杀巴斯德杆菌等9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其中大部分都是食源性细菌性致病菌。PCoA和ANOSIM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样品、两个地区牛携带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潜在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疆地区规模化养殖牧场牛鼻咽拭子和牛肛拭子样品携带的细菌结构均呈现较丰富的多样性,并检出了以食源性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隐患。  相似文献   
97.
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05年5-8月调查收集西安市13个区(县)结防所门诊所有拟诊病例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鉴别培养基培养法进行菌型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 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0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 INH、 RFP、 SM和EMB,全部敏感的菌株为71株(68.3%);耐药菌株33株(31.7%),其中, 单耐药菌株12株(11.5%),耐多药菌株21株(20.2%)。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药物INH、 RFP、 SM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24.0%(25/104)、 18.7%(19/104)、16.3%(17/104)和2.9%(3/104)。结论 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鉴定杭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种类和特征,为结核病防治研究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分枝杆菌杭州临床分离株,应用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基因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Version 5.0)软件。结果 共在杭州市收集到9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鄄Beijing family),分别占64.65%(64/99)和35.35%(35/99),20种基因型,其中9株为独特类型,剩余90株分为11簇。北京家族菌株中,89.06%(57/64)为典型北京家族(Typical Beijing family),35株非北京家族菌株可分为16个基因型,10株为独特的基因型。结论 杭州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北京家族菌株占优势,但非北京家族菌株基因多态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
一种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菌株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菌株鉴定的新方法——RD105缺失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应用间隙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RD105缺失检测两种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北京家族"的鉴定,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共对来自北京、福建、新疆和吉林的34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北京家族"菌株261株,占76.32%.非"北京家族"菌株81株,占23.68%.两种方法鉴定结果的符合度达100%.结论 简单、快速的新方法——RD105缺失检测可替代原始经典方法Spoligotyping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菌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3所医院,调查65 065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9%,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6.84%。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61.32%)、泌尿道(12.49%)与手术部位(9.83%),社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56.70%)、泌尿道(10.89%)与胃肠道(8.35%)。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前5位病原菌种类相同,排列顺序不同,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2.6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3.79%,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感染中病原菌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菌株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构成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等方面均有差异,应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的同时,关注社区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