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评价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临床疗效、组织病理、电镜下超微结构以及免疫组化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24例ⅠB~ⅡB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NACT其后2~3周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组织病理、电镜下超微结构以及免疫组化改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ⅠB~ⅡB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6.7%(16/24);组织学变化Ⅱ、Ⅲ级者13例,有效率为:54.2%;电镜下超微结构变化有:细胞间隙变宽、桥粒结构发育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部分细胞核基质变淡呈现核溶解,细胞核变为高度致密染色体团块,呈现出凋亡改变;p53阳性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新辅助化疗临床可以达到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组织病理出现变性、坏死。引起癌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细胞器肿胀、核溶解,细胞凋亡等改变。同时可能启动抑癌基因p53导致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宫颈癌NACT的作用机制。选择性新辅助化疗是宫颈癌手术治疗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2.
基因芯片在筛选宫颈癌相关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出与宫颈癌相关的基因群,并进一步研究其表达和初步功能。方法:以含2048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例宫颈癌标本和正常宫颈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3例宫颈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97条、429条和665条,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4条。结论:宫颈癌同其他肿瘤一样,是多种基因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有关宫颈癌特异性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卵巢癌确诊后5年生存率不足25%,其主要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6月~1995年5月收治卵巢癌误诊患者63例,均系基层医院误诊误治,木后病理诊断证实。现分析其误诊误治原因,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年龄12~62岁,平均34岁。已婚59例,未婚4例。1.2临床症状与误诊误治情况以各种不同的首发症状在基层医院误诊并施以手术治疗。具体见附表。术后病理诊断:上皮性肿瘤47例,性索间质肿瘤6例,生殖细胞肿瘤8例,转移性肿瘤2例。术后10天~8个月转本院,均再次手术和化疗。临床…  相似文献   
44.
唐杰  张晶  王娟  刘开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34-293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术的影响。方法:40例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其中紫杉醇用量150mg/m2,顺铂用量60mg/m2,采用1~2个疗程化疗,化疗间隔21d,化疗结束后28d左右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结果:40例均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术,2例有组织损伤。随访超过3年的28例均无复发。结论:新辅助化疗有利于宫颈癌ⅡB期患者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根据前期工作中运用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的一系列血浆候选差异蛋白指标,探索血浆中ATⅢ、VIL1和CLU表达含量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82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病变血浆样本(宫颈炎22例,CINⅡ~Ⅲ20例,宫颈癌早期20例,宫颈癌晚期20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ATⅢ的表达含量随着宫颈病变进程逐渐下降,CLU和VIL1的表达含量随着宫颈病变的进程逐渐升高(P<0.05)。以宫颈炎组作为对照组,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与CINⅡ~Ⅲ组、宫颈癌早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VIL1和CLU表达含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联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与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以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血浆候选预警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紫杉醇与铂类联合化疗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满足研究条件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3例,经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初治患者给予TP一线化疗,复发患者铂类敏感者给予TP二线化疗.采用TP方案化疗:紫杉醇135~175 mg/m2(第1天),顺铂60~80 mg/m2或卡铂(AUC)(曲线下面积)5.0(第2天),全身静脉化疗,21~28 d为1个疗程,至少完成4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一线化疗中早期卵巢癌有效率为100.00%(7/7),晚期有效率为82.61%(19/23).二化治疗中早期卵巢癌有效率为80.00%(4/5),晚期有效率为61.15%(11/18).毒副反应主要为Ⅱ~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73.58%(39/53), 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77%(2/5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64.2%(34/53),所有患者均未因毒副作用中断或退出治疗.结论 TP方案联合化疗在卵巢上皮癌的治疗中有效率高,毒副反应轻,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7.
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应用Hybrimax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437例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慢性宫颈炎及不同宫颈病变组HPV感染的比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41.19%.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率为15.51%,宫颈癌前病变(CIN Ⅰ+Ⅱ+Ⅲ)HPV感染率为54.71%和宫颈癌HPV感染率为64.5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中单一感染比率为36.61%,最常见类型为HPV16和HPV31.多重感染的比例为11.11%,最常见类型为HPV16、58及HPV16、18二重感染.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宫颈各病变中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降钙素相关肽α(calcitonin-related polypeptide alpha,CALCA)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病理进程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宫颈鳞癌(CSCC)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0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LC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ALCA蛋白在大部分宫颈炎患者的宫颈上皮细胞中强表达,但是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其表达水平呈现从强表达到弱表达或表达缺失的趋势改变,且与宫颈病变病理进程呈负相关(r=-0.361,P〈0.01),其中宫颈炎、LSIL、HSIL和CSCC组患者的CALCA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5.5%(15/33)、75%(12/16)、80.8%(21/26)和82.8%(24/29),C ALCA蛋白表达缺失率在HSIL及CSCC与宫颈炎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LSIL与宫颈炎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LCA蛋白表达缺失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免疫磁珠技术检测外周血中卵巢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磁珠技术已应用于免疫检测、细胞分离、蛋白质纯化等方面,并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本实验采用免疫磁珠技术检测外周血中卵巢癌细胞,1.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2. 建立血行转移模型:将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3AO细胞极限稀释,按比例加入获得的单核细胞中,单核细胞与癌细胞比例分别为10~4:1,5×10~4 :1,10~5:1,5×10~5:1,获得卵巢癌血行转移模型,3. 制备免疫磁珠:将磁珠清洗干净后,用不同PH值缓冲液恢复原体积,取我中心制备的卵巢癌单抗COC183-B2,用缓冲液稀释,加偶联剂碳二亚胺,混匀后加入清洗好的磁珠,再次混匀,置37℃摇床缓慢振荡2小时,用洗液清洗后,获得包被单抗的免疫磁珠.4. 免疫检测:在建立的卵巢癌血行转移模型中加入包被单抗的免疫磁珠,磁珠与细胞比例为10:1,混匀,37℃摇床缓慢  相似文献   
50.
张国庆  刘开江 《抗癌》2005,(4):11-11
随着抗癌新药的不断推出和临床应用,作为肿瘤治疗传统手段之一的化学治疗地位在不断提高。目前化疗已不仅仅作为晚期肿瘤患者延长生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得以广泛开展。但是,在肿瘤的治疗中存在极不规范的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有的肿瘤病人本不需要手术而做了手术治疗;本不需放射治疗的却给做了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