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51.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1997年被发现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受体,属于E族清道夫受体家族,它可以结合、内化、降解oxLDL。LOX-1具有介导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平滑肌细胞凋亡、巨噬细胞泡沫化与炎症以及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等功能。由此可见,LOX-1参与了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有望成为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近年来,可溶性LOX-1的检测有助于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预防。本文对LOX-1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苯佐卡因(BZ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的机制。方法酶解法分离新生大鼠单个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BZC对TTX-r钠电流的影响。结果 BZC浓度依赖性静息阻断TTX-r钠电流,30、100和300μmol.L-1的BZC分别使TTX-r钠电流峰值抑制率达(18.83±8.51)%、(33.08±9.19)%、(58.91±12.02)%,并使TTX-r钠电流稳态失活曲线浓度依赖性向超极化方向移动。结论 BZC浓度依赖性阻断DRG神经元TTX-r钠离子通道并改变通道的失活,可能是其影响痛觉传导通路以及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枳实破壁粉粒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通过考察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评价枳实破壁粉粒对小肠的推进作用;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观察枳实破壁粉粒的毒性。结果临床等效剂量的枳实破壁粉粒对小鼠小肠推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2临床等效的破壁粉粒对小鼠小肠的推进作用相当于常规饮片临床等效剂量的效果;未见枳实破壁粉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论枳实破壁粉粒具有促进小肠推进作用且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内皮素-1(ET-1)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PPAR-γ激活后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观察罗格列酮对ET-1诱导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罗格列酮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抑制ET-1所致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增加、肥大基因表达、Calcineurin酶活性增高、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该作用可被PPAR-γ受体拮抗剂GW9662逆转(P<0.01)。结论:ET-1可通过激活calcineurin信号通路诱导心肌肥厚,罗格列酮以PPAR-γ依赖的方式抑制calcineurin信号通路,防止心肌肥大发生。  相似文献   
55.
实验观察了几种常用抗高血压药:普萘洛尔、氢氯噻嗪、哌唑嗪、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及尼索地平一次性灌胃给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普萘洛尔外,其它药物皆有明显降压效应。降压峰值多在药后1小时~2小时之间。钙拮抗剂尼索地平和硝苯地平的降压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且于降压同时伴短暂心率增加。与硝苯地平相比,尼索地平降压效应较强、且作用平稳、持续时间长、心率加快作用亦较弱,为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nifedipine)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用100μmol/L H2O2刺激,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硝苯地平(10μmol/L)以及对照药维拉帕米(verapamil,10μmol/L)对H2O2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粘连蛋白(FN)的蛋白表达以及信号蛋白MAPK磷酸化的影响;利用fluo-4/AM钙荧光探针法测定硝苯地平对H2O2刺激引起CFs内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结果 (1)硝苯地平能够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CTGF、FN蛋白表达上调以及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ERK1/2)、c-Jun N端激酶(JNK)磷酸化,而对p38MAPK磷酸化没有影响,维拉帕米对以上蛋白表达均无抑制作用;(2)硝苯地平对H2O2刺激引起的CFs中的[Ca2+]i增加没有影响;(3)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10μmol/L)可抑制H2O2诱导的CTGF、FN的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硝苯地平可抑制H2O2刺激引起的CTGF、FN蛋白表达上调,而对[Ca2+]i变化没有影响,其抗纤维化的作用不依赖于经典的钙离子阻断作用,可能与抑制ERK1/2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尾静脉注射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重组腺病毒能否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方法实验分为6组:Wistar+NS组、Wistar+GFP组、Wistar+Ad-SCAD组、SHR+NS组、SHR+GFP组和SHR+Ad-SCAD组。腺病毒包装的SCAD和GFP纯化后,以尾静脉方式注射给药8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情况;采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大鼠的血压变化;主动脉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DHE染色、TUNEL染色、EVG染色,观察血管重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变化,观察游离脂肪酸、一氧化氮(NO)和ATP含量变化。结果 (1)尾静脉注射SCAD重组腺病毒,大鼠主动脉中SCAD蛋白出现过表达,mRNA水平增高,SCAD酶活性增加;(2)在病理状态下,增加主动脉中SCAD表达,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改善血管管腔大小,减少胶原沉积,减少血管活性氧(ROS)的生成和细胞凋亡;(3)在病理状态下,SCAD的表达增加可减少血清和主动脉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组织中的ATP水平,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增加主动脉NO的生成。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SCAD的表达增加能逆转高血压血管重构,可能与其减少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NO水平、减少活性氧生成、消除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8.
背景:已有研究证明,冬凌草乙素可以通过诱导许多实体肿瘤的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冬凌草乙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作用尚未见资料报道.目的:观察冬凌草乙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10-5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24,48,72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P16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冬凌草乙素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主要被阻滞在G0/G1期,50 μmol/L的冬凌草乙素作用48 h后可以出现典型的亚G1期峰(细胞凋亡峰).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Mr32 000的Caspse-3酶被活化出现Mr20 000亚单位片段,同时Caspse-3的底物PARP被裂解出现Mr89 000的亚单位片段,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还显示50 μmol/L的冬凌草乙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及P16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果提示冬凌草乙素在体外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及P16的表达水平及激活Caspse-3可能是冬凌草乙素引起HL-60细胞G0/G1阻滞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冬凌草乙素(PON)对急性白血病NB4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ON(0~5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0、24、48及72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水平,并对凋亡调节蛋白Bax、Bd-2、Bak、Bad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0 μmol/L的PON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FCM检测结果表明,>20 μmol/L的PON作用48 h后,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在Hoechst染色后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药物作用48 h后Caspase-3被活化出现17×103的亚单位,同时PARP被裂解出现89×103的亚单位片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其他凋亡调节基因Bcl-2、Bak、Bad则无明显变化.结论:PON可以通过诱导白血病NB4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白血病作用,降低Survivin以及升高Bax的表达水平可能是PON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PPAR-α激活对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和转录因子NFATc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活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c4(NFATc4)的影响,探讨在心肌肥大发病过程中PPAR-α和NFATc4的相互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采用[3H]亮氨酸法和RT-PCR法观察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分别检测非诺贝特对ET-1诱导的NFATc4核转位以及PPAR-α和NFATc4相互作用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ATc4的胞浆和胞核表达。结果: (1)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显著抑制ET-1诱导的肥厚反应。(2)非诺贝特阻止ET-1诱导NFATc4由胞浆到胞核的转位。(3)在心肌细胞中,PPAR-α和NFATc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非诺贝特加强了这种相互作用。结论: PPAR-α激活后可以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ATc4来抑制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