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7篇
  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背景:人类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有一双核苷酸(GT)n重复序列,有高度多态性,又称为微卫星多态性,体外实验表明通过测定GT重复次数可间接了解人体内HO—1的表达水平。目的:探讨HO—1基因启动子双核苷酸GTn重复序列的微卫星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设计:以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心内科病房。对象:研究对象为1996-04/2002-0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病房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共118例。纳入标准:支架术后3个月以上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lt;50%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间&;lt;3个月的冠心病患者。入选患者年龄(62&;#177;10)岁,男92例,女2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美国心肺血液协会的标准定义,将患者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分别为68例和50例。方法:提取患者外周血DNA,经PCR扩增HO—1微卫星序列后采用Spreadex凝胶电泳来进行基因分型。主要观察指标:HO-1基因启动子微卫星基因型频率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携带GT重复&;lt;25次等位基因患者的再狭窄率为47.5%,携带两条GT重复均≥25次等位基因患者的再狭窄率为68.4%(P&;lt;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介入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后.两组患者的再狭窄率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OR=0.418,95%可信区间0.197~0.887,P&;lt;0.05)。结论:HO-1基因启动子微卫星多态性与再狭窄相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二级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食品中化学物的高端暴露膳食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基于人体仅可能同时有2~3种食物的消费量达到人群较高水平的假设,提出计算多种食物来源的食物化学物高端暴露量的膳食模型.采用2011年全国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数据库中铅、镉、汞含量数据(样本量分别为45 832、43 862和25 243份)和2002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中各类食物消费量数据,以半概率分布模型为参考,对模型的重要参数进行选择,并以2010年监测的8种化学污染物在各类食品中的含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 在第90、95、97.5百分位数高端暴露水平下,当分别采用7、12、20、30种食物分类时,含有两个高暴露食物的模型(2+x模型)输出结果与半概率分布模型输出结果(参考值)的相对偏离度均<0;含3个高暴露食物的模型(3+x模型)输出结果的相对偏离度均>0,但均在±20%之间.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8种不同化学污染物通过3+x模型得到的结果均接近和(或)高于半概率分布模型的结果,相对偏离度在-5%~ 25%之间.结论 3+x高端暴露模型可兼顾暴露评估模型对准确性和保守性的要求,能可靠地对多种食物来源的化学物的高端暴露量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8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患病率高达20%-40%,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障碍以及胃肠激素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西医对FD的治疗尚无特异的手段,多使用促胃动力药[1]对症处理,目的在于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灸治疗FD近年来报道较多,且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就该病的发病机理及针灸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冲击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等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初发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和数字表法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 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冲击疗法项目;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FMA)、日常活动能力(MBI)、肌张力(MAS)等康复评定。结果 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肌张力MAS评级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方面2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 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采用冲击疗法可有效控制偏瘫侧肢体痉挛,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旨在检验1 92 Ir血管内照射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对病变血管行球囊成形术 ,同时随机分为对照组、10Gy照射组和 18Gy照射组。以导管导入1 92 Ir放射性导丝对照射组动物的扩张处进行血管内照射。 4周后处死动物 ,取出血管标本 ,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18Gy照射组最终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及 10Gy照射组大 (P <0 0 5 ) ,18Gy照射组内膜面积较小 (P <0 0 5 )。结论 提示1 92 Ir血管内照射可防止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其效果与照射剂量相关 ,其机制涉及抑制新生内膜增殖。  相似文献   
86.
1 材料实验动物:普通级豚鼠(200~250g),购自中澳合资米歇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CXK(鲁)20030011];普通级新西兰兔(25Kg)购自山东鲁抗医药集团[SCXK(鲁)20030006];KM小鼠(SPF级),18~22g,雌雄各半,山东大学[SCXK(鲁)20030004]。植物药:为菊科植物乳白香青,又名大白毛青(毛草青),多生于低山草地及剑叶林下,为多年生草本,须根,高15~30cm,全草味苦,有芳香气味。药用为地上部分,夏秋季割取。2 方法和结果21 乳白香青有效成分的预试验 对乳白香青的水、酸性乙醇、乙醚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预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全草含有:…  相似文献   
87.
88.
<正> 珍珠是一味历史悠久的营养补品和药材。珍珠水解液为珍珠粉的水解液,内含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为探讨其药理作用,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