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程金来  梁丹  冷静  曹子茵  夏猛 《医学信息》2020,(2):165-166,171
目的 建立加味逍遥散复方中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inertsil ODS-3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 丹参酮ⅡA在0.0001~0.0005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1.38%,n=6)]。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加味逍遥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记录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不同预后病人MEWS评分、GCS评分情况,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评价MEWS评分、GCS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死率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独立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情况:生存34例,死亡9例;死亡组病人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而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经ROC分析可知,MEWS系统、GCS系统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2.2%、84.2%和78.1%、75.6%。MEWS评分、GCS评分是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EWS评分、GCS评分能有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死率,可作为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源性疾病系指药物所致的疾病或药物反应性疾病,它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导致于症状和诊断上酷似自然或生理发病的一机体异常表现。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10%~20%,出院后患者在门诊治疗中,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为32%。而药源性心血管疾病(drug-induced cardiovascular dis- ease)则是药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我们综合近年来发现的药物所致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损害,并提出了一些用药监护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无症状前列腺炎(Ⅳ型)的关系.方法对血清PSA 4~10 ng/mL,肛门指检正常且无前列腺炎症状的102名体检者,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检查,若EPS中WBC>10/HP或VB3离心后WBC>10/HP,则诊断为Ⅳ型前列腺炎,给予6周治疗后复查血清PSA.结果 102例中诊断Ⅳ型前列腺炎28例(27.5%).治疗后13例血清PSA<4 ng/mL,随访6月其血清PSA仅平均上升3.8%(P>0.05);15例血清PSA仍高于4 ng/mL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前列腺癌6例,慢性炎症、前列腺增生、正常前列腺组织各3例.结论对血清PSA 轻度增高且肛门指检正常者应进行Ⅳ型前列腺炎的筛检,经确诊给予相应治疗后半数患者血清PSA可恢复至正常,从而避免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5.
病理学双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双语教学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蕴涵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娴熟地掌握外语,才能方便地吸收先进的医学知识。从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病理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优势等方面入手,对病理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尿液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35例女性IC患者(IC组)和20例女性细菌感染性膀胱炎患者(UI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IC患者均符合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病研究协会(NIDDK)制定的IC诊断标准。IC组患者行O Leary-Sant IC问卷症状评分及麻醉下水扩张后膀胱镜检查。分别收集二组患者的尿液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尿液中HB-EGF的含量。以25名无症状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IC组、UI组和对照组尿液中HB-EGF的水平分别为(44.8±2.8)pg/mL、(13.3±3.5)pg/mL和(73.0±3.3)pg/mL,IC组和UI组尿液中HB-EGF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UI组降低最为明显,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尿液中HB-EG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18,P=0.917)。结论HB-EGF可能参与了IC的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该指标有助于I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区中老年男性人群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多阶段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市区一般人群中抽取40岁以上男性居民1 583名,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方法调查该人群中LUTS的患病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年龄组中,中、重度LUTS(IPSS≥8)患病率分别为8.7%、19.4%、32.3%和40.2%,呈现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趋势;随着LUTS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的QoL评分也显著上升,轻、中、重度LUTS三组间Qo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海市市区男性LUTS患病率已接近欧美国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和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MUI)的疗效。方法4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其中SUI 22例,MUI 18例,所有患者均行24 h排尿卡记录、尿常规检查、阴道抬举试验、尿垫试验以及盆底功能评估测试。通过AM800B尿失禁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训练治疗,治疗时间20~30 min,每周治疗3次,疗程2个月。结果随访4~19个月,平均10.9个月。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其中SUI有效率为77.3%(17/22),MUI为72.2%(13/18)。无阴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中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有复发。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SUI或MUI安全有效,治愈率较高。治疗后如能继续坚持Kegal操盆腔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尿失禁的复发。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各类手术治疗失败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5月,收治女性SUI各类手术治疗失败患者23例,平均年龄(65±9.8)岁。根据病情和处理方法分为三组:A组2例,术后因排尿困难留置导尿管,予以留置导尿、定期尿扩、体育锻炼和α受体阻滞剂治疗;B组13例,其中3例轻度SUI者予以盆底肌群电刺激结合提肛锻炼,10例中、重度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后再施行TVT吊带术;C组8例,为急迫性尿失禁(UUI)患者,予以电刺激盆底肌群结合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4~6周后可自行排尿;B组轻度尿失禁者经3个月治疗后症状消失,中、重度者再次TVT吊带术术后症状消失;C组患者治疗3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其中4例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对于女性SUI各类手术治疗后失败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法。部分患者综合性保守治疗有效,待保守治疗无效后再选择手术;严重UUI患者因再次手术可能加重症状,故为再次手术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30.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年)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尤其是鼓励探究与创新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教育进步的直接强大动力,发达国家之所以如此快速发展,无一不是重视创新的结果。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十分重视创新问题,在社会上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改革实验课教学促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1医学免疫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人们对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都是通过实验研究来确证的,直到现在,实验研究仍然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实验教学的比重在各个学科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甚至占总课时的50%以上。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常经典的实验教学方法均为论证性质,各个实验相互之间相对独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和整体理解方面比较薄弱。综合性实验是用3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完成实验题目的实验,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类型,通过在实验中对系统设计的几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