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9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简称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其发病机制不清,临床问题诸多,包括疼痛,月经异常,不孕和子宫增大。近年来,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也引起了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但由于该病的复杂性,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3.
114.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症状的良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和不孕[1].多发于30至50岁经产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病情严重者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均受到严重影响.手术治疗仍然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对于患者生命质量及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尚缺乏客观的评价.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本研究选用含有12个问题的健康调查量表简表(short-form 12-item health survey,SF-12)[2]和WHO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3],评价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切除子宫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15.
目的通过双相电泳方法建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方法收集正常卵泡期子宫内膜组织5份,采用双相电泳建立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利用凝胶染色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蛋白质点的识别和检测;随机选择5个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蛋白质的鉴定。结果以固相pH梯度(IPG)胶条pH=4~9进行第一相等电聚焦,以12.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第二相,成功建立了正常卵泡期子宫内膜组织蛋白质双相电泳图谱,平均含(523±41)个蛋白点,匹配率81.89%。通过MALDI-TOF-MS对5个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结论成功建立了人正常子宫内膜蛋白质双相电泳图谱,并应用质谱技术进行了部分蛋白质点的鉴定,为进一步构建人子宫内膜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并为研究子宫内膜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相关不孕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造成抑郁、人际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负面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妨碍了不孕患者寻求进一步的诊治。  相似文献   
117.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共 14 4例 ,行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附件切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和盆腔粘连分离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评价患者术后手术切口、两侧肩部和两侧季肋部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有 79 2 %的患者发生切口疼痛 ,4 5 7%的患者发生肩部疼痛 ,18 1%的患者发生季肋部疼痛。年龄、体重、受教育程度、生育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形成气腹的速度、盆腔粘连情况以及是否放置引流管均与手术后疼痛的发生和程度有关。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与多种因素有关 ,通过处理措施的改进能够减轻腹腔镜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8.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和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或者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绝大部分(95%)位于盆腔,5%位于盆腔外,其临床病理类型可分为[1]: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PEM)、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深部漫润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和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OtEM).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包块和不孕.  相似文献   
119.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裸鼠异位子宫内膜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在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到裸鼠体内,抗VEGF抗体作用于种植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用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PCNA检测细胞增殖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细胞凋亡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强度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人源性MVD和鼠源性MV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VEGF抗体可能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继而抑制内膜异位种植生长,而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有逐渐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但偶尔有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情况。因此,腹腔镜手术对卵巢非良性肿瘤有无不良影响,如何在腹腔镜手术前及手术中及时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并给予正确的处理等,成为妇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复习了我科近3年来,于腹腔镜术中发现的13例卵巢非良性肿瘤患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