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为73例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成功行LC术,手术时间25 min~130 min,平均50 min,术后1 d~2 d恢复进食,2 d~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4 d~10 d;5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继发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及胆瘘、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LC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92例浅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TURBT+吡柔比星灌注治疗)与对照组(46例,TURB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EGF、a FGF、b FGF、MMP-2、MMP-9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36个月,试验组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36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改善预后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Heparanase1(Hpa1)表达与胰腺癌侵袭性及其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胰腺癌组织中Hpa1表达,分析Hpa1的表达与胰腺癌侵袭性、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pa1在胰腺癌、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9%(24/37)、56.8%(21/37);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Hpa1表达与胰腺癌TNM分期、累及神经和血管与否、包膜完整与否以及是否有淋巴转移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Hpa1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a1表达与胰腺癌的侵袭性和局部浸润、临床分期、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胰腺癌组织中Hpa1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胰腺癌浸润生长与转移,Hpa1有望成为抑制胰腺癌侵袭与转移能力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25.
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治疗.对需营养支持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的观点已成为共识[1].安全、高效的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是实现肠内营养支持的必备条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新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处理.方法 总结分析2000年1月-2012年2月226例困难LC的临床资料,探讨降低中转开腹率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结果 胆囊颈部和胆囊管结石嵌顿125例,胆囊炎急性发作致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71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中转开腹23例,其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无法分离显露1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与周围组织致密黏连,无法分离显露胆囊6例;胆囊萎缩、胆囊三角纤维化无解剖层次5例;胆囊床渗血不止2例.术后胆漏2例,经引流胆漏停止10 d后拔除引流管.226例住院时间5~13 d,平均7 d.182例随访3~12个月,无胆道损伤发生.有1例术后2周再次出现腹痛经磁共振检查(MRCP)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较低且汇合处胆囊管残留结石嵌顿,经开腹手术取出结石.结论 困难LC,术中充分细致解剖、严密止血、镜下缝合等方法,大多可以安全完成.但对认为不安全的LC及时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摘要:目的:探讨ANLN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 4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新鲜组织及癌旁组织, 采用 RT-PCR、 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 ANLN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 比较ANLN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及肿瘤大小的关系。行CCK8、平板克隆以及细胞周期检测ANLN对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行String软件预测ANLN与TPX2相关,行RT-PCR、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相应蛋白表达差异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 和RT-PCR显示 ANLN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临床数据分析显示ANLN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并且ANLN表达高的患者的预后较差。利用小干扰RNA(siRNA)下调 ANLN能有效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证明下调ANLN导致周期蛋白 Cyclin D1,CyclinA表达明显减少。行String预测ANLN与TPX2相关,行western blot和PCR验证相关结果。结论:ANLN可能通过TPX2调节肝内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肝内胆管癌的肿瘤发展,这可为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8.
P-选择素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选择素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 例大肠癌组织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5 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30 例大肠癌中18 例阳性,阳性率为60% 。Dukes A 期、B期和C 期的P选择素阳性染色率分别为16-7% (1/6)、60 % (6/10) 和78-5% (11/14) 。25 例随访结果表明,P 选择素阳性者平均生存期(27-5 月±22-6 月) 和5 年生存率(13-3 %) 低于阴性者(P< 0-05) 。结论 P选择素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比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与分期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与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LC/CBDE组(n=30)及ERCP/EST组(n=30)。其中LC/CBDE组采用LC/CBDE治疗,而ERCP/EST组采用ERCP/EST后非同日LC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经济性,取石次数及转开腹手术率,术前及术后3 d内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LC/CBDE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ERCP/EST组(P0.05)。LC/CBDE组患者多发结石及结石最大直径≥1 cm的取石次数显著低于ERCP/EST组(P0.05)。LC/CBDE组患者术后1 d时WBC及GGT显著低于ERCP/EST组(P0.05)。LC/CBD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RCP/EST组(P0.05)。结论 LC/CBDE术较ERCP/EST+非同日LC术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能有效节省患者费用,同时能减少取石次数,且安全性较高,但是在临床术式选择上仍需要全面考虑患者情况。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为73例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成功行LC术,手术时间25 min~130 min,平均50 min,术后1 d~2 d恢复进食,2 d~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4 d~10 d;5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继发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及胆瘘、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LC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