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专业清洗使用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organicchemicals,VOCs)或消耗臭氧层物质 (ozonedepletingsubstance,ODS) ,从而通过供应链、产品流和服务方式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1 ] 。尽管近年来各种新型清洗溶剂的出现开始有效地遏止了此类污染 ,但不良清洗导致的环境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尤其是那些通过了重要新型替代品政策项目 (significantnewalternativespolicyprogram ,SNAP)认证的全氟碳化物 (per fluorinatedcompounds,PFCs)、氢氟碳化物 (hydrofluorocarbons,HFCs)和氢氟醚化物 (hydrofluoroethers,HFEs) ,它们已被确认为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PDA移动技术在手术器械质量追踪系统与器械清点数据一体化共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前后对照的方法,2019年3—4月手术器械质量追踪数据1 921包为对照组,2019年5—6月手术器械质量追踪数据1 804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系统运行下器械质量追踪10个环节扫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合手术室护理系统,采用PDA移动技术扫描器械二维码,生成与包内器械数据一致的电子手术器械清点单。评价2组在手术器械类型、器械质量追踪的完成率、器械清点正确率、清点完成时间、器械交接正确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2组手术器械交接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质量追踪完成率、器械清点正确率、器械清点完成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DA移动技术实现手术器械质量追踪与数据清点一体化共享,可通过前后馈控制方法,形成器械质量追踪与器械清点的闭环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效保障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73.
余文静  徐慧琴  谯凤  苏晓雨  张丹  薛杨央 《安徽医学》2017,38(10):1236-1239
目的 探讨18F-FMISO、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中肿瘤乏氧与增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先后进行18F-FDG及18F-FMISO PET/CT显像并采集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FDG)、SUVmax(FMISO)],所有模型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肿瘤组织行HIF-1α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SUVmax值与HIF-1α、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F-FMISO平均SUVmax值1.69,18F-FDG平均SUVmax值5.80.SUVmax(FMISO)与HIF-1α、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74、0.52,P<0.05).SUVmax (FDG)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6,P<0.05),与HIF-1α表达无相关性.HIF-1α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0,P<0.05).结论 18F-FMISO PET/CT显像可同时对活体肿瘤进行乏氧及增殖的可视化监测,18F-FDG可提供有效的肿瘤增殖显像,但不能作为有效的肿瘤乏氧显像剂.  相似文献   
74.
马国萍  陈丹  陈红  熊朝栋  余文静 《中草药》2021,52(21):6598-6608
目的 探究玳玳果黄酮调控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大鼠病理模型,以非诺贝特、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考察玳玳果黄酮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dase proliferators activate receptors α,PPARα)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预防性给药玳玳果黄酮后,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玳玳果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脏脂肪变性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0.01);可促AMPK磷酸化,使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显著抑制并明显下调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0.01);可促进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yl transferase-1,CPT-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0.01)。结论 玳玳果黄酮可有效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防治高脂血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AMPK促其磷酸化,从而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由此减少脂肪沉积,发挥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郑晨  余文静  谈维  吕锡蓉 《全科护理》2022,(27):3812-3815
总结2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心肺移植手术的护理要点,包括心肺移植病人及家属术前心理护理、术前用物及流程准备、手术配合、术中用药管理及围术期ECMO护理等要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9个效应组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评价THAA固体纳米晶血药浓度、药动学特性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UPLC-MS/MS,CORTECSTM UPLC-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  相似文献   
77.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被继承发展,对人类的健康甚至历史的演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被越来越多的揭示,中医理论的主观性与神秘性阻碍了中医学向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可能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XNJ组,每组各6只。采用耳缘静脉注射LPS复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分别进行治疗,于治疗后0、1、2、3h观察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存活率,并取血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TNF-α及IL-10的含量。结果:LPS组平均动脉压在0h后迅速下降,心率明显加快,2h后又迅速减慢;PLS+XNJ组平均动脉压在0h后平缓下降,心率先加快后平缓减慢。LPS组存活率为0,PLS+XNJ组存活率为100%。TNF-α的变化:LPS组TNF-α0h开始增高,3h达到顶峰;LPS+XNJ组TNF-α在0h达到顶峰,1h明显下降,3h降至最低。IL-10的变化:LPS组IL-10在3h达到顶峰,PLS+XNJ组在2h达到顶峰,3h开始下降。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治疗内毒素休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 用六级空气撞击式采样器对V~VII级洁净手术间空气中的浮游菌采样,监测动态下浮游菌浓度。方法 随机抽样在V~VII级洁净手术间内实施的63例患者,采用空气撞击法采取样品,采样空气量为28.3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分别对静态下、手术60 min时、手术结束时三个时间段手术间浮游菌浓度进行监测;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静态下浮游菌浓度监测结果在国标范围内,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60 min时和手术结束时动态浮游菌监测结果变化幅度大,且手术60 min时浮游菌浓度大于手术结束时。动态监测结果显示:V~VII级手术间手术区均值为(8.40±9.94) cfu/m3,(35.41±36.88) cfu/m3,(59.38±29.69) cfu/m3,周边区均值为(16.60±17.02) cfu/m3、(61.28±72.83) cfu/m3和(96.62± 61.47) cfu/m3。其中90%为腾黄微球菌,10%为白色微球菌。术后随访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洁净手术间浮游菌动态监测浓度变化大,幅度在20~185 cfu/m3,但采样结果能表达理论模型下手术间空气洁净度分区。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芝麻提取物芝麻素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4只腋下移植了S180腹水瘤的昆明种小鼠分成4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30 mg/kg)、芝麻素高浓度组(30 mg/kg)、芝麻素低浓度组(3 mg/kg);给药10 d,第11天取小鼠尾血,计数白细胞;处死小鼠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另取16只正常小鼠同环境下正常饲养。实验的第11天取尾血,计数白细胞。结果环磷酰胺组瘤重较模型组低(P〈0.05),芝麻素高浓度组瘤重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芝麻素低浓度组较模型组低(P〈0.05),但仍比环磷酰胺组高(P〈0.05);芝麻素低浓度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但仍低于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白细胞较正常组高(P〈0.05);环磷酰胺组较正常组低(P〈0.05),芝麻素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均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芝麻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直接治疗效果虽不如环磷酰胺明显,但其毒性小于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