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了解Fas mRNA在泌尿系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37例泌尿系恶性肿瘤组织中Fas mRNA的表达,其中肾癌21例,膀胱癌11例、肾盂癌4例,前列腺肉瘤1例;原位杂交法检测34例肾癌和1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Fas mRNA的表达。结果 37例肿瘤组织中检出Fas mRNA阳性表达共20例,阳性率为54%,阳性表达组织中未发现有缺失突变的存在。其中肾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UroplakinⅢ(UPⅢ)在侵袭性膀胱癌(aggressive bladder cancer)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74例侵袭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标本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UPⅢ的表达情况及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侵袭性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关系。结果UPⅢ在侵袭性膀胱癌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74例侵袭性膀胱癌标本中,49例UPⅢ的表达阴性,25例表达阳性,其表达缺失与膀胱癌高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管浸润呈正相关(P〈0.05),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中UPⅢ阴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UPⅢ阳性表达组(P〈0.01)。结论UPⅢ表达缺失与侵袭性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及淋巴管浸润有相关性;UPⅢ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沉默 Notch-1 基因对人膀胱癌 RT4 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构建 Notch-1 shRNA,选取 RT4 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转染。实验细胞分为 Notch-1 阴性对照组(shRNA NC), Notch-1 干扰组(Notch-1 shRNA)。细胞转染 48 h 后,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变化;Transwell 检测细胞侵袭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情况;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id、Bcl-2)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因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在 mRNA 和蛋白水平上的改变。结果:与 shRNA NC 组相比,Notch-1 shRNA 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t =4.629,P =0.010),侵袭力减弱(t = 8.193,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t= –18.441,P<0.001),Bad(t = –12.521,P<0.001 ;t = –6.983,P =0.002)、Bid(t = –9.231,P<0.001 ;t= –8.871,P=0.001)、E-cadherin(t= –13.457,P<0.001 ;t= –5.610,P=0.005)mRNA 和蛋白表达量增多,Bcl2(t=10.651,P<0.001 ;t=6.973,P=0.002)、N-cadherin(t=6.505,P<0.001 ;t=10.132,P=0.001)、Vimentin(t=9.135,P<0.001 ;t =5.630,P =0.005)mRNA 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沉默 Notch-1 的表达能够抑制人膀胱癌 RT4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促进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 Bad、Bid、E-cadherin,抑制 Bcl2、N-cadherin、Vimentin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4.
为了使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尽快适应义齿,充分发挥义齿的功能,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对136例患者(222件全口义齿)在骨突或骨尖以及口内牙槽嵴上有压痛的石膏模型上用黏贴医用白胶布的方法进行缓冲以减轻压痛,观察此方法减轻压痛的效果。结果,222件全口义齿中181件未因压痛而修改,其余32件经1次修改,9件经2次修改后义齿可正常使用。认为此方法简单易行,减少了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的修改次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抗肿瘤机制.方法:对231例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膀胱灌注聚维酮加阿霉素(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加阿霉素(对照组),观测预防复发效果.对50例患者术前膀胱灌注聚维酮联合阿霉素(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加阿霉素(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紫外荧光法检测聚维酮对尿中阿霉素浓度和 24 h 尿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194例患者获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ax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Bcl-2/Bax比率下调(P<0.05).聚维酮与生理盐水作溶剂相比膀胱内阿霉素的排泄时间延长2~4倍,但不影响尿中阿霉素回收率.结论: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其机制可能与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延长药物在膀胱内驻留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周期特点、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5例晚期前列腺癌行间歇性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LHRH类似物 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持续用药至少4个月,至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降至最低值则停药进入间歇期,当PSA上升至初诊时的50%或大于10 ng/ml,则重新开始治疗.当发展为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或临床进展则停止治疗.结果:71.1%(32/45)患者完成第一个治疗周期,最多的已达4周期,间歇期占治疗周期的54%.随着重复治疗次数的增加每个周期发生疾病进展的比例也随之增加(P=0.006)且间歇期缩短(P>0.05).患者三年进展率为53.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28.5个月,无骨转移患者和有骨转移患者三年进展率分别为23.61%和60.4%.间歇期副反应比治疗期明显减少.结论: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期长,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具有可行性,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附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45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2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7例,皮质醇症1例,无功能腺瘤1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7例。病变位于右侧27例,左侧18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腹膜后径路。结果45例手术中41例取得成功,转开放手术4例,其中2例因寻找肾上腺不熟练,1例术中出血视野不清,1例出现气胸,均发生在开展手术初期。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病例手术时间40~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失血20~200ml,平均出血量136ml,均未输血。术后1~2d恢复进食,1~3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2~10d,平均4.1d。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8.
自发性肾破裂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的CT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表现,以发现肾破裂病因方面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24例自发性肾破裂伴肾周出血病人,全部经CT检查,3例行DSA检查并栓塞分析。结果24例自发肾破裂中19例为肾肿瘤,其中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细胞癌。认为CT是诊断急性自发肾破裂出血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病因诊断率可达90%;而DSA在寻找血管性病变致肾破裂病因方面优于CT,并可行栓  相似文献   
49.
自发性肾破裂的影像学诊断(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分析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的CT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DSA)表现,以发现肾破裂病因方面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24例自发性肾破裂伴肾周出血病人,全部经CT检查,3例行DSA检查并栓塞治疗。结果24例自发肾破裂中19例为肾肿瘤(79%),其中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0%),7例肾细胞癌(29%)。认为CT是诊断急性自发性肾破裂出血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病因诊断率可达90%;而DSA在寻找血管性病变致肾破裂病因方面优于CT,并可行栓塞治疗。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常见原因是肾肿瘤,而国人最常见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50.
肾癌术后并发乳糜腹水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5 9岁 ,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 40余d”收住院。CT示左肾占位性病变 ,约 4 0cm× 3 0cm× 3 5cm ;MRI示左肾中上极肿瘤伴左肾静脉癌栓 ,肿瘤内侧局部见点条状成簇状异常信号 ,考虑异常血管。后腹膜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ECT)示右肾功能正常 ,左肾功能明显低下。胸片 ( - )。行经腹左肾肿瘤根治术 ,术中见左肾静脉癌栓 ,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周围局部淋巴结缔组织水肿、血管扭曲 ,予以清扫。术中未伤及乳糜池及左腰干。术后病理 :左肾腺癌伴左肾静脉癌栓 ,毛细血管内见癌栓 ,送检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