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狂犬病治疗机理研究及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的医疗转归历来是医生们最棘手的问题,往往给人们以深刻的、失望的印象。在过去,狂犬病患者经常受到百种痛苦的、野蛮的对待和无用的治疗。直到上一世纪,英国的狂犬病患者由他们的亲朋好友给予窒息或放血致死。一种更为“仁慈”的安然死亡方式曾一度盛行。在许多热带国家,患者出院回家与其亲属在一起时死去,或者是被隔离在医院内某个偏僻的角落。这些作法忽略了狂犬病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正如对待其他晚期痛苦性疾病的患者一样,医护人员的职责是通过给予适当的止痛剂和镇静剂以减轻其痛苦’‘j。早在1887年Gamaleia就提出,假使…  相似文献   
72.
γ-氨基丁酸治疗肝性脑病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常规综合疗法加用γ-氨基丁酸(GABA)治疗肝性脑病70例.对照组50例.亚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并发Ⅰ-Ⅱ级肝性脑病治疗组总有效率56%,校对照组20%为优(P<0.005).临床分析表明,GABA在肝性脑病早期尤其是以兴奋症状为主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乳晕双瓣旋转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双瓣旋转法和改良Pitanguy法治疗重度乳头内陷共24侧,其中双瓣旋转法治疗15侧,改良Pitanguy法治疗9侧。结果 15侧乳头行双瓣旋转法,14侧乳头内陷矫正,形态良好;1侧乳头内陷矫正后1个月,乳头回缩内陷,矫正失败。9侧行改良Pitanguy法,7侧乳头内陷矫正,其中3侧乳头尖小,形态欠佳;2侧乳头内陷矫正后1个月,乳头回缩凹陷,矫正失败。结论 双瓣旋转法是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4.
陈俊  余光开 《西南军医》2008,10(6):132-134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多肽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故成为近年来器官纤维化治疗研究的热点,此文就TG-β1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方法,总结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根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钻孔,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锤子将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击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置入螺钉。[结果]胸椎椎弓根螺钉一次性置入成功率97%(200枚/206枚)、腰段99%(211枚/213枚)。术后未出现脊髓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无切口感染。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率7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面后凸Cobb角(T1~12)6°~30°,平均23°±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身高平均增加(8.6±0.69)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随访4~9年,平均5年9个月。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畸形,植骨融合良好,末次随访冠状面角度丢失率平均为3.7%±0.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2例,均行内固定取出。[结论]钉棒结构具有良好的三维矫正控制力。连续性全椎弓根螺钉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良好。术后不需佩戴支具或石膏外固定,可早期下地...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椎板V型截骨加内固定矫正强直性脊柱后凸的临床效果,并对手术适应证、矫正时机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5~2009年收治的56例影像学表现为强直性脊柱后凸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V型截骨)30例,对照组(Smith-petersen矫形术SPO)2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12~44岁,平均27岁,平均颏眉角45°(38°~55°),平均注视角42°(32°~53°),行椎板V型截骨、后路减压和椎弓根螺钉加压固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纠正后凸畸形度数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54例,最长6年,最短2年零5个月(少于24个月的病例除外),平均4年零2个月。术后无感染、死亡发生,无血管神经损伤,手术安全可靠,达到人体直立和双眼向前平视的目的。术后患者平均身高增长9.6 cm,平均颏眉角18.5°,平均注视角76°。[结论]椎板V型截骨内固定具有简单、准确和安全等优点,在治疗强直性脊柱后凸中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视野范围同时也可恢复躯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77.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IL-8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普通型、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极期、恢复期的血清及脑脊液IL-8 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极期血清及脑脊液中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高于普通型(P<0.05),极期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 IL-8参与了乙型脑炎的病理过程,并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尿道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SD大鼠尿道20根,每段长1cm,采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大鼠尿道的细胞成分,保留细胞外基质,制备去细胞尿道.将10只Wistar大鼠尿道制成1cm整段缺损模型,用SD大鼠去细胞同种异体尿道移植修复大鼠尿道的整段缺损.术后3周进行大鼠尿动力学检测及VG染色.另取10只Wistar大鼠异体移植及10只Wistar大鼠自体移植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术后尿道压力、膀胱最大容积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G染色结果显示,去细胞处理组吻合口断端被染成红色,肌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再生肌纤维长入远端尿道.异体移植对照组肌纤维形态均一,肌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未见肌纤维长入远端尿道.结论 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尿道,可修复大鼠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79.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是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TBM早期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以至延误治疗。本文就对近年来在TBM的实验室诊断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肝患者Th_1/Th_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的正常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γ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_1/Th_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