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59例临床及X线表现疑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行CT检查,采用常规CT机扫描,层厚5mm,层距5mm,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32例。对照先导支气管纤维键及临床,误诊3例,CT诊断准确率89.8%。其中CT表现为:(1)气管支气管狭窄或营垒增厚;(2)管腔闭塞;(3)合并肺内结核灶;(4)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核证据。常规CT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构简便易行,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较为优良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2.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预防和治疗I/R损伤是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亚低温能有效抑制肝脏因I/R所致的肝组织过氧化反应,减轻氧自由基生成所致的损害[1];但在超微结构研究方面,目前文献一般只进行形态学描述,而缺乏统计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肝细胞重要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对亚低温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微结构中的影响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本组自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采用MTT法检测52例乳腺癌标本对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P-gp基因中最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将其核苷酸序列与野生型P-gp基因进行比较。结果 52例乳腺癌组织中8例对四种抗癌药物均敏感,无P-gp基因突变;19例对一种抗癌药物耐受,其中仅一例P-gp基因发生点突变;16例对两种抗癌药物耐受,其中两例发生P-gp基因点突变;7例和2例分别对三种抗癌药物耐受和四种抗癌药物耐受,它们的P-gp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P-gp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891gly位(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结论 P-gp基因突变介导乳腺癌多药耐药,P-gp基因产物891位gly(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钱敏  何劲松  朱桂松 《河北中医》2009,31(12):1880-188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HPMCs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45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样本),即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终浓度为2.5%葡萄糖)和高糖(2.5%葡萄糖)加低、中、高剂量川芎嗪(终浓度分别为10、20和40mg/L)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HPMCs IL-6和IL-8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8的蛋白质水平,细胞沉淀用BCA蛋白含量检测方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高糖加中、高剂量川芎嗪组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能显著降低HPMCs IL-6和IL-8的表达(P〈0.05,P〈0.01),而高糖加低剂量川芎嗪仅在基因水平抑制IL-6的表达(P〈0.05)。结论川芎嗪能抑制高糖刺激下HPMCs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编者按为防止大输液的污染,目前各医院制剂室已基本上不回收旧盐水瓶,经处理后的盐水瓶不再装大输液,最好作为他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甲状腺微小癌4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主要分析其易误诊原因及探讨其手术治疗原则。结果本组48例中,术前可疑甲状腺微小癌诊断6例,诊断率为12.5%,其余则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甲状腺腺瘤2例;术中诊断37例,诊断率为77.1%。冰冻漏诊率为6.3%(3/48)。双侧病变时手术方式为患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切,一侧病变时采用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术式。结论术中对可疑结节进行仔细解剖研究及快速冰冻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患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切或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57.
【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预处理对胆道梗阻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0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胆管结扎组(C组)和His预处理组(D组,胆管结扎前24 h腹腔注射组蛋白(200 μg/kg)。设A组为0时相,B、C、D组分为术后12、24、48、72 h 4个时相,每个时相8只。留取血样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ALT、DB、TB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RT-PCR方法检测Kupffer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C组各时相肝组织病理评分高于A和B组(P<0.01)和D组(P<0.05)的相应时相。C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术后逐渐升高,高于B组相应时相(P<0.01);D组各时相血清IL-6和TNF-α水平低于C组,(P<0.05)。C组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4 mRNA(TLR4 mRNA)表达术后逐渐升高,高于A和B组相应时相(P<0.01);D组各时相Kupffer细胞TLR4 mRNA表达低于C组(P<0.05)。结论〓对胆道梗阻大鼠给予组蛋白预处理,可以减轻肝功能损害;通过激活Kupffer细胞TLR4减少炎症介质IL-6、TNF-α产生,抑制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8.
腹膜纤维化致超滤丧失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种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高糖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高糖能上调腹膜间皮细胞(HPMCs)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1-2],而后两者是参与腹膜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1-2].本实验采用体外技术直接观察川芎嗪对高糖刺激下HPMCs 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在防治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47例)和生活方式干预组(B组,46例),B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观察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肝脏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较A组均明显缓解(P〈0.05),B组影像学(B超)也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NAFLD患者在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同时给予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明显改善各临床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提示药物及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应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