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内镜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我院自2008年9月~2010年12月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同时应用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检查发现大肠LST 27例,对于直径<20 mm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直径≥20 mm或腺管开口V型的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切除病灶均送病理检查,半年后复查肠镜.结果 大肠LST 27例,检出率为0.92%.行EMR治疗15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半年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行ESD治疗12例,其中2例术中出现大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未再出血,无穿孔,半年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 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可提高大肠LST的检诊率;EMR治疗大肠LST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ESD可作为LST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2.
目的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0年12月的12例晚期食管癌食管梗阻患者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10例经1次治疗后吞咽梗阻症状明显改善,能进食半流质饮食;2例经2次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安全、有效、创伤小,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3.
胶囊内镜检查前胃肠道准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适宜胶囊内镜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对我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62例患者采用6种方法进行胃肠道准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方法3、6肠道内气泡明显少于方法1、2、4、5;方法1、4肠道内食物残渣明显多于方法2、3、5、6。结论:检查前1d晚8时及检查当日5时分别服用甘露醇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并于检查前0.5h加服二甲基硅油散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74.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23例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Barrett食管的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学证实的Barrett食管患者共23例,在胃镜下用氩气刀对Barrett食管进行APC治疗,术后给予促进胃肠动力和抑制胃酸,防止胃 - 食管反流等治疗.分别于术后半个月、半年、1年进行复查,观察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APC治疗,无出血、穿孔和黏膜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其中20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另外3例经2次治疗,病灶亦完全消除.1年复查无复发,无治疗后瘢痕狭窄和吞咽困难,治疗近期总有效率100%.结论:经APC治疗Barrett食管,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5.
通常治疗急性大便嵌顿主要采用掏粪法,清洁灌肠法,开塞露纳肛法,口服缓泻剂法等。这些方法患者痛苦大,效果差,尤其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其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极不方便。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采用改良石蜡油灌肠法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伴急性大便嵌顿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气刀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在电子胃镜下,用氩气刀对上消化道息肉行氩气离子束烧灼治疗.结果:经氩气刀治疗的257例患者,半个月后经胃镜复查,息肉全部消失,治疗部位已形成疤痕,少数患者残基部出现红晕,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是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62例上食管异位胃粘膜的检查和诊断情况。方法应用胃镜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胃镜检查15000余例,发现上食管异位胃粘膜62例。结论上食管异胃粘膜病理检查均可见胃柱状上皮;经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
何俊堂  李政文  聂川  栾琰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22-1223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的穿刺方法、操作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经股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在3~5 min内建立有效输液通道,通过加压输液,使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得到快速补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论 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可快速建立输液通道,加压输液可迅速补充血容量,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可作为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便秘大鼠结肠黏膜上调蛋白质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上调蛋白质的变化特性,并对明确的蛋白质组进行功能分析.方法 利用复方苯乙哌啶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2-DE) 对ST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 ImageMaster 2D Elite 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应用生物质谱、蛋白质库及文献分析等技术对差异蛋白质中的上调蛋白质组进行鉴定、功能和临床意义分析.结果 慢传输型便秘在其发生过程中有显著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 类肌钙蛋白Calponin(CaP)(A1),组蛋白H2B(A2),鼠醛酮还原酶蛋白类似物(RAKb蛋白类似物)(A3), A1、A2、A3在便秘大鼠的胶图中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CaP与胃肠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它在胃肠道运动中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介导了复方苯乙哌啶的抑制胃肠动力作用,通过表达量的变化来实现对胃肠道运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23岁,主诉吞食鸭骨后胸骨后疼痛伴吞咽困难6 d.患者6 d前吃饭时误吞下鸭骨后出现咽部及胸骨后疼痛伴声嘶,吞咽时明显,无呼吸困难,自行禁食.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上段异物,胃镜下取出失败,遂至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