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内蒙古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以PCR和多重PCR法检测76例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HPV阳性率为80.0%.HPV感染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癌中HPV 16阳性率为63.4%,HPV 18阳性率为5.6%,在宫颈腺癌中HPV 18的阳性率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 16和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8和宫颈腺癌密切相关,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及组织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32.
宫腔镜诊治宫腔胚胎残留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宫腔胚胎组织残留临床多用清宫术处理,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出血,而需再次清宫,特别是对过期流产患者,往往需行2~3次清宫术,这样盲目的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不孕及宫腔粘连机会。宫腔镜可使宫内情况一目了然,在直视下取出宫内残留物或定位清官,在最小的损伤下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3.
介绍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检测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方法,以D21Z1/D13Z1、DXZ1探针与精子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能准确计数精子核中染色体数目。报告如下。实验资料4例新鲜精液由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提供。主要试剂:二硫苏糖醇(DTT)购...  相似文献   
34.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May-Gruenwald-Giemsa染色法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LGL)数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组LGL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差别,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LGL数目降低,可能与子宫肌瘤患者本身雌激素抑制LGL成熟,而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5.
髂内动脉结扎抢救妇科大出血两例乔惠珍宋静慧色音刘桂英(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例1:孙某,女,59岁,因宫颈癌Ⅲ期(粘液腺癌)行放射治疗后16mo,阴道大量出血于1996-04-17日急诊入院。入院时已出血1500ml,神清、面色苍白,贫血貌,血压9/4...  相似文献   
36.
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应用于未培养的外周血间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以省去复杂的细胞培养过程。选用D21Z1/D13Z1DxZ1探针与8例正常人及3例唐氏综合征和3例特纳综合征外周血间期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来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表明:通过统计间期核中的杂交信号,能准确检出唐氏综合征及特纳综合征,与常规细胞学结果相符,该法省去了复杂的细胞培养过程和周期,不仅使常规的细胞学得以简化,而且为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及肿瘤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37.
例1:患者,59岁,因宫颈癌Ⅲ期(粘液腺癌)行放射治疗后16个月,阴道大量出血于1996年4月17日急诊入院。入院时已出血1500ml,神清、面色苍白,贫血貌,BP9/4kpa,P100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清。妇科检查:阴道内大量新鲜血并血块...  相似文献   
38.
间期FISH分析中细胞类型及探针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荧光原位杂交已成为医学遗传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为了摸索不同来源的产前诊断材料的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的可行性,选择了α重复序列DNA及CosmidDNA为探针,分别与未培养的绒毛间质细胞、羊水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的间期核杂交。结果表明:各种材料的间期核均见杂交信号,13/21α重复序列探针用于未培养的绒毛间质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杂交信号最为特异,能有效的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羊水细胞则远不如绒毛细胞,绒毛组织是最理想的产前诊断材料。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ularendothelium growthfactor ,VEGF)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8例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中VEGF的表达 ,以 3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①正常宫颈组织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相比 ,VEGF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 ,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VEGF的阳性表达率越高 ,P <0. 0 5。②VEGF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癌灶中阳性表达率是 5 8. 82 % ,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灶 92. 86 % ,P <0 . 0 5。③在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癌灶中 ,VEGF阳性率分别是 92 .86 %和 82 . 5 3% ,P >0. 0 5。结论 :VEGF的异常表达促进了其恶性细胞的浸润性生长。VEGF的高表达可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VEGF在转移灶中的不同表达提示其与恶性肿瘤在转移灶中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对血管内凝血与抗凝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凝血功能障碍的认识为产科临床处理出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产科出血已不再单纯着眼于生殖道,而应结合凝血功能状态及临床情况全面考虑。我们从本院收治的病因不同的产科凝血功能异常产妇中,选择了5例,简述其临床经过及处理并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例1.苏×,24岁。住院号233020,1985年4月22日因初孕,妊娠26周,胎死宫内一周入院。检查:宫底平脐,无胎动及胎心音,双下肢有片状出血斑。血红蛋白11.5g%。纤维蛋白原160mg%,血小板8.5万/mm~3,凝血酶原时间13.5秒(正常对照12.5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