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Stathmin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成对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癌和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Stathmin mRNA的表达,对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癌和癌旁组织43对,癌组织中Stathmin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76.7%,癌旁组织中为60.5%,癌组织的Stathmin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5.359,P=0.000);无论是癌还是癌旁组织,男性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女性(χ^2=5.059、5.799,P=0.024、0.016).癌组织中,鳞癌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腺癌(χ^2=5.821,P=0.016)、中央型明显高于周围型(χ^2=4.308,P=0.038).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hmin 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中鳞癌、中央型肺癌和男性患者中增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肺癌的肺动脉供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晚期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支气管肺癌的供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对肺动脉是否参与供血,意见尚未统一.我们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胺(优维显R300)灌注技术对28例新鲜支气管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作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DSA)行肺动脉供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培林胸腔内注射治疗高龄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2例70岁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膜腔内注射沙培林治疗,观察记录每日胸腔引流量,同时通过B超、X线或CT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全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1例,15例出现发热,有2例出现一过性胸闷.结论:对高龄患者的胸腔积液,采用沙培林胸膜腔内注射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局部性包裹性积液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随访动态胸部X线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复查,肋骨接合部固定良好,未发现骨接合端移位,无胸壁畸形,均达骨性愈合。结论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骨折愈合快、疼痛持续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含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具有的CT重建征象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含MPP侵袭性肺腺癌(IAC)37例、不含MPP 8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比较临床病理特征、CT重建征象;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有关标识分子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含MPP组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毛刺、胸膜凹陷征、实性及分叶比例较高(均P<0.001)。 含MPP组E-钙黏蛋白(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均下调(P<0.05),N-cadherins、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均上调(P<0.05)。有毛刺组E 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实性结节组E-cadher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 结论 含MPP浸润性肺腺癌具有特征性CT重建征象,发生了EMT改变。其CT重建征象与EMT相关分子表达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胸部外伤是渔民在船上作业时较常发生的创伤之一。我院胸外科于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间收治渔民胸外伤11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110例均为男性渔民。年龄16~68岁,平均42.1岁,其中30~50岁占73%。有10年以下烟龄8例,10~20年烟龄16例,20年以上烟龄81例(73.6%)。每天吸烟量3~5包者85例,占77.2%。致伤原因以缆绳击伤,高处跌下及起网机绞伤最多见。胸壁挫伤11例,肋骨骨折94例(其中3根以上肋骨骨折47例,链枷胸25例),胸壁刺伤及开放性损伤5例。合并有气胸、血胸、血气胸者34例,支气管断裂伤2例,肺损伤23例。复合伤63例…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增强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浙江舟山医院超声科,应用微泡造影剂SonoVue及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对122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35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结果 35灶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3种模式:模式Ⅰ,病灶呈环状不规则缓慢向心性填充(23灶),但中心部分未见造影剂充填;模式Ⅱ,整体均匀性增强(5灶);模式Ⅲ,整体不均匀性增强(7灶).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灌注时间曲线相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比较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和开始消退时间(WT)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相比较仅WT一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癌超声造影后根据其典型增强模式,多数可作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于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晚期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均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仅采用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6.67%,高于对照组的12.50%;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60.00%,高于对照组的21.88%;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白细胞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晚期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兔体外循环微型氧合器的改装和使用,利于推广.方法对健康家兔14只、野兔8只,随机在西京氧合器改装后的微型氧合器下完成体外循环(CPB)并行心肌保护和血液保护研究,发泡板在尿激酶浸泡后重复使用,分别在CPB前、中、后测动脉血气及血液动力学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CPB前、中、后的动脉血气及血液动力学的相关指标,结果满意.结论该微型氧合器性能稳定,能建立完善的CPB模型,且制作简便,发泡板用尿激酶浸泡后可重复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癌性胸水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全麻下对21例癌性胸水患者,内置二根胸管,出胸水管连接水封瓶,经过人工心肺机的灌注泵,接上铝制螺纹管(变温用),连接进胸水管入胸腔,向胸水中加入化疗药物顺铂200~250 mg/m2,保持胸水温度42~45℃,持续灌注60 m in左右,于术前、术后第3、7 d、2周分别作淋巴细胞亚群测定,以了解胸腔热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热化疗后CD19、CD25的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和<0.01)。结论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使癌性胸水缓解率明显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癌性胸水的好方法,而且能使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活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