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华硬蜱叮刺宿主后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控制下,中华硬蜱重复叮咬家兔后吸血量明显减少,初次叮咬后吸血增重233.78±44.71mg,第二和第三次叮咬分别下降至67.03±25.18mg和80.23±29.96mg(P<0.001)。被咬后的家兔血清经ELISA测定其体内蜱抗体(OD值0.48)较对照组家兔(OD值0.08)显著高(P<0.01)。免疫后家兔其~3H-TdR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皮肤试验与对照组家兔有显著差异,表明家兔对中华硬蜱叮咬所产生的获得住免疫力,包括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而且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刺激因子之一[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TGF β1致纤维化作用的直接下游效应介质[2];在许多纤维化疾病中CTGF与TGFβ1的表达同步增高,TGF β1主要在组织纤维化病变的早期表达,而CTGF持续表达被认为是纤维化病变缓慢进展的重要因素,CTGF表达增加可能是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3].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是一种酪氨酸激酶的膜受体.实体肿瘤细胞膜上"异位"表达的VEGFR-1激活可增加肿瘤细胞侵袭力[1].核转录因子Snail参与介导胰腺癌和乳腺癌细胞中VEGFR-1活化引起的肿瘤侵袭力增加.本研究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VEGFR-1、Snail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3年9月29日,从本院1例患者腹膜后脓肿的脓液中检出伤寒沙门氏菌,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农民.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上腹部胀痛不适.无发热、畏寒、黄疸,无恶心、呕吐,食欲及大小便亦无异常.   ……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指受者接受各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达到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 ,是根治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瘤、基因缺陷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肿瘤患者进行HSCT时 ,致死量的预处理化疗不仅能相对彻底杀灭受者体内肿瘤细胞 ,也有利于移植后重建的免疫功能发挥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GVT )及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 (MRD) ,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常被看作移植成功的标志。但免疫功能重建时间较长 ,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而容易被忽视。因此对HSCT后的免疫功能重建进行定期监测 ,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益精灵口服液长期给药对大鼠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益精灵口服液低[0.5 mL/(kg·d)]、中[2.5 mL/(kg·d)]、高[5mL/(k·d)]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临床患者每日用量的1,5,10倍,30 d后每组随机处死雌雄大鼠各5只,取尾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取大鼠心、肝、肾、肺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30 d后,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未发生变化。各剂量组动物的心、肝、肾、肺均未见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益精灵口服液临床用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入住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每日3次,均治疗14天.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同时监测患者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治疗组较对照组SCr[(101.77± 19.02) vs(118.23± 18.11),P<0.05]、胱抑素C[(0.85±0.61) vs(1.01±0.89),P< 0.05]、尿素氮[(9.04±4.77)vs(11.12±3.27),P<0.05]及24 h蛋白尿[(0.46±0.42) vs(0.58±0.51),P< 0.05]有下降,肌酐清除率[(57.49±27.42) vs(41.22±13.23),P<0.05]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动脉压[(79.28±19.55)vs(77.54±20.1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天后,两组平均动脉压[(72.33±20.78) vs(71.78±21.48),P>0.05)]、尿素氮[(8.87±3.18)vs(9.46±8.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r[(110.86±23.24)vs(90.53±18.31),P<0.05]、胱抑素C[(0.77±0.47)vs(0.53±0.24),P<0.05]及24 h尿蛋白[(0.54±0.47) vs(0.23±0.21),P< 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肌酐清除率[(72.22±19.78)vs(65.97±24.32),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改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Q 听说现在有些医院能查乙型肝炎七项,包括哪些内容? A乙型肝炎七项包括: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e抗原(HBeAg);4.e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6核心IgM抗体(抗-HBc-lgM);7.前S1抗原(PreSl,其异常早于肝功能损害)。这些都用于诊断乙型肝炎。判断疗效及愈后。习惯上把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抗体这三项阳性称为“大三阳”;把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和核心抗体这三项阳性称为“小三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XCR4和HER-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浆液性和粘液性卵巢癌、10例浆液性和粘液性卵巢囊腺瘤、5例卵巢癌盆腔腹膜转移灶及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XCR4和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CXCR4在卵巢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80%,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HER-2在卵巢恶性肿瘤及转移灶中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CX-CR4、HER-2在卵巢囊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CXCR4、HER-2在卵巢上皮性囊腺癌及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提示了CXCR4、HER-2在上皮性卵巢囊腺癌的发生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TC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CF) mRNA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500 mg·L-1)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 HSC-T6 24 h及48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及空白对照组中TGF—β1,CTGF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分析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10,100,500 mg·L-1能明显抑制 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降低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 (P<0.01或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随剂量增加及时间的延长,抑制效率增加;并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影响HSC-T6的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SC-T6的增殖,降低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