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腹膜后间隙与盆部腹膜外间隙的解剖通连关系是目前放射解剖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肾筋膜向下的延伸、附着情况及腹膜后诸间隙向下与盆部腹膜外各间隙通连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2.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CT、超声表现特征。方法搜集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均行超声检查,其中CT检查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颈部淋巴管瘤主要影像学特征为从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间蔓延的单囊或多囊性肿块,沿周围疏松组织间隙呈浸润性生长,有占位效应。本组29例,肿块仅限于颈部23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6例;单侧发病25例,双侧4例。结论超声及CT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肾周间隙(PS)的受累程度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S受累判断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7例AP病例螺旋CT表现,着重观察PS是否受累以及受累的严重程度,并进行CT分级评分,同时记录AP的临床严重程度及评分.结果:PS的CT表现形态评分与AP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本组轻症AP 24例,其中9例PS受累;63例重症AP,56例PS受累.若以PS受累作为判断重症AP的阳性数,则其敏感度为89%(56/63),特异度为62%(15/24),阳性预测值为86%(56/65),阴性预测值为70%(15/22),准确度为82%(71/87).结论:肾周间隙受累的CT表现能一定程度地反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4.
自发性食管黏膜管型剥脱症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食管黏膜管型剥脱症(spontaneous intramural dissection of the esophagus)罕见,笔者未见国内文献有影像学表现描述。现将颇具影像特征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MRCP 2D FASE序列对胆道术后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二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2D FASE)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72例胆道术后(胆囊切除术48例,胆总管探查术8例,肝管空肠吻合术16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MRCP检查,由2位放射科医生阅片,着重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并与直接胆管造影、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MRCP 2D FASE对残余胆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2.3%、91.7%、92.3%、97.1%、95.8%;对胆管狭窄分别为90.9%、97.8%、90.9%、97.8%、96.4%;对胆道结石分别为79.2%、100%、100%、90.6%、93.1%;对胆管扩张均为100%;对胆肠吻合口定位准确率为100%;对吻合口狭窄诊断的准确率为87.5%。结论 MRCP 2D FASE序列是诊断胆道术后病变的一种准确、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双室模型(CC)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两种模型各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并探讨CC及IVIM模型灌注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病理确诊的宫颈癌32 例和健康对照14 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MRI检查,包括IVIM及DCE-MRI序列,获得CC模型各参数:血流量(Fp)、血浆容积分数(V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渗透率表面积产物(PS)。IVIM模型各参数: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以及两者的乘积(fD*)。比较上述参数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两种模型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C模型各参数(Vp、Ve、PS)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C模型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546~0.852,其中CC-PS的AUC值>0.8,CC-Ve的AUC值>0.7。IVIM模型各参数(D、D*、f、fD*)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VIM模型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0.953,其中IVIM-D、IVIM-f及IVIMfD*的AUC值>0.8。在宫颈癌中,IVIM-f、IVIM-fD*与CC-Ve存在轻度的相关关系(0.3<r ≤0.5)。结论:CC模型及IVIM模型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微循环的评价及诊断价值较高,宫颈癌IVIM灌注相关参数有潜力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评价肿块的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07.
腹膜后间隙与盆部腹膜外间隙的解剖通连关系是目前放射解剖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肾筋膜向下的延伸、附着情况及腹膜后诸间隙向下与盆部腹膜外各间隙通连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背景:有限元分析法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与传统实验生物力学互相验证和互为补充的方法,它发挥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有限元分析法对人体软组织(如肛提肌)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发展极其迅速.目的:针对女性盆底肛提肌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 PubMed数据及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中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肛提肌有限元及生物力学分析与盆底重建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对女性盆底肛提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机制,而且还能帮助改进医疗器械设计及实施最佳外科手术计划.虽然现在对盆底软组织肌肉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及各类有限元应用软件的持续改进,有限元法的应用将越加广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NCI的临床及MRI资料,8例均行脑部常规MRI及DWI检查,其中7例行临床随访观察,3例行MRI复查。结果:8例均为足月儿,其中4例有围产期高危因素。7例以惊厥发作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前8例均被临床误诊为其他疾病。5例系急性脑梗死,2例为亚急性脑梗死,1例为陈旧性梗死。8例均为单侧脑梗死,皮层受累5例,基底节区受累4例,侧脑室旁受累2例;急性期病灶在DWI表现为高信号,亚急性及慢性病灶在DWI为低信号。7例临床随访预后良好。结论:NCI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惊厥,临床易误诊,其确诊需要早期行MRI检查。DWI能早期发现病变、判断梗死累及范围,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随访分析线粒体脑肌病合并高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动态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5年4月确诊的MELAS综合征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15.5岁。所有病例在急性发作期(30 d内)均行常规MRI检查(包括T1WI平扫、T2WI、FLAIR及DWI),14例在急性发作期后(30~60 d)复查MRI,其中8例随访时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10例在缓解期(>60 d)复查常规MRI。着重分析病变的部位、信号、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在急性发作期,单侧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受累占46.7%(7/15),双侧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同时受累占53.3%(8/15),双侧基底节受累4例,脑干受累1例。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在DWI上呈等或高信号。在急性发作期后,14例中,64.3%(9/14)病例的部分病灶范围扩大;71.4%(10/14)病例的部分病灶缩小,42.9%(6/14)的病例出现新的病灶。8例MRS检查中均出现Lac峰增高,2例病灶对侧脑组织出现Lac双峰,6例出现NAA峰降低。在缓解期,40%(4/10)的病灶出现脑萎缩,40%(4/10)的病灶出现软化灶。结论:MELAS综合征的病灶多为大脑皮层或皮层下游走性病灶,MRS会出现增高的Lac峰,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脑萎缩和病灶减小,结合临床资料,可早期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