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46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本室已建立的人清道夫受体AI转基因小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的研究 ,以阐明人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此 ,用人清道夫受体转基因小鼠 (F3)的纯合子 (TghSR AI )、杂合子 (TghSR AI )、聚合酶链反应阴性 (TghSR AI )和C57BL 6小鼠各 1 2只 ,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 1 4周后 ,取动物心脏和主动脉 ,作连续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 ,HE染色或油红O染色 ,用图象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结果发现 ,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 1 4周后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位于主动脉窦至主动脉弓的区域内 ,但纯合子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除在整个主动脉根部外 ,病变已扩展到胸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肾动脉。C57BL 6鼠和阴性小鼠的主动脉窦区瓣膜附着处仅有轻微损伤。计算机图象分析发现 ,纯合子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平均面积为 1 4 4 864± 1 71 0 3μm2 ,与杂合子组 (1 1 1 32 2± 1 0 71 3μm2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聚合酶链反应阴性 ( )小鼠或C57BL 6小鼠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纯合子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 ,其次是杂合子鼠 ,而非转基因小鼠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轻。转基因小鼠肝、肾也可见明显的病变。此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讨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变化及其机制,在制作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血管基础上,观察了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大、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 用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显微电视测量法和离体血管环灌流实验分别观察了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胸主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以及洛沙坦对该反应的作用;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动物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和2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增加,细胞层数增加,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含量增加;随着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升高,肠系膜动脉、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增加,而且在每一个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收缩反应都比对照组增强;洛沙坦完全阻断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增多,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mRNA也有表达,而正常大鼠未见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mRNA表达.此结果提示:(1)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增强,洛沙坦完全阻断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2)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增多可能是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增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在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以THB-1细胞源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在单核-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中的作用。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方法,来判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激动荆22(R)-羟基胆固醇和抑制剂4,4-二异硫氰酸二丙乙烯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THP-1细胞源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22(R)-羟基胆固醇作用THP-l细胞源泡沫细胞不同时间后,能明显增加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从0h的31.1增加到24h的45.2;而DIDS作用THP-1细胞源泡沫细胞不同时间后,能明显降低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蛋白表达,平均荧光强度从0h的29.4降低到24h的10.4。胆固醇流出实验发现,22(R)-羟基胆固醇作用THP-1细胞源泡沫细胞不同时问后,能明显增加细胞胆固醇流出:而DIDS作用THP-1细胞源泡沫细胞不同时间后,能明显降低细胞胆固醇流出。这些结果表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在THP-1细胞源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道尼群地平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尼群地平可抑制高脂血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和脂过氧化物增多。提示尼群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这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告尼群地平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主动脉壁和心肌Ca2+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尼群地平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刺激所增加的主动脉壁Ca2+水平,而对血清和心肌Ca2+含量影响不大。这一结果提示尼群地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抑制Ca2+进入动脉壁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被氧化修饰后表现出强烈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效应。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可被巨噬细胞氧化,且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修饰后形成的产物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被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转化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泡沫细胞。但是巨噬细胞介导渗入血管内皮下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中的具体氧化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观察低密度脂蛋白被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氧化的过程中,细胞膜上是否有即时形成的脂质?...  相似文献   
47.
用酶标仪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研究万载阳,杨小毅(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衡阳,421001)众所周知,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细胞内胆固醇浓度则具更重要意义。迄今为止,要确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尚缺乏确实简便可行的方法,我...  相似文献   
48.
KATP通道在硝酸甘油诱导的第二心肌保护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硝酸甘油(NTG)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I/R)心肌是否具有延迟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 I/R组、NTG I/R组、NTG 格列苯脲 I/R组、格列苯脲 I/R组及假手术组。以心肌梗塞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TG可显著缩小24h后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塞范围(P<0.01),而且血清CK活性、心肌MDA含量亦显著降低(P<0.01);而在I/R前给予格列苯脲可取消NTG的保护作用,且血清CK、心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NTG可产生延迟心肌保护效应,而该效应可能由KATP通道介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以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 ,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olipram对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运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印迹分别检测ABCA1mRNA与ABCA1蛋白的表达 ,采用低pH值EIA法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结果 实验显示PDE4抑制剂rolipram能引起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cAMP水平、ABCA1表达和apoA 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成平衡增加 ,而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明显减少。结论 PDE4抑制剂rolipram增加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这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0.
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被公认。但是降压药物治疗对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降压药物未能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或者反而导致了血脂异常,而且这种情况在各地人群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以湖南衡阳地区272厂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社区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4个血脂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中,前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高血压人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总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非高血压人群高于高血压人群,但两组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本文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中存在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