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2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22.
吸烟对国人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吸烟对中国人对氧磷酶 (PON)活性的影响。方法 :36 7例冠心病患者和 15 9例相匹配的健康人根据吸烟情况分别分为吸烟、不吸烟及戒烟 (A、B、C) 3个组 ,其中C组又根据戒烟时间长短分为C1、C2、C33个亚组 ,并分别用醋酸苯酯法检测各自的PON活性。结果 :吸烟降低了PON活性 [A组、B组、C组PON活性分别为 (91± 5 8)、(131± 73)、(112± 6 6 )kU /L ,P <0 .0 5 ],但其影响是较短时期的 ,PON活性的恢复与戒烟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吸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其发病机制之一可能与它降低了PON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告219例超声心动图所见与心电图改变的对照研究结果。现行常用的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标准,与非对称性倒置T波比值≥2.0诊断左室肥厚进行比较,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两者结合可提高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L-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底物,能舒张血管,保护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恢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病人的血管舒张功能。正常血管不缺L-精氨醚底物,但在上述病理情况下可使底物L-精氨酸缺乏。尤其是L-精氨酸能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和恢复内皮功能,说明L-精氨酸对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冠心病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48例冠心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apoA)在冠心病组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apoB/apoA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6.
研究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壁内L-精氨酸和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胆固醇饲料养新西兰白兔。测定血浆一氧化氮主动脉壁内L-精氨酸含量。结论:高脂血症家兔体内L-Arg含量减少,NO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7.
相性左束支阻滞远比相性右束支阻滞少见,到目前为止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2年1月到1995年12月所遇见的20例与心率有关的相性左束支阻滞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性别及年龄:20例相性左束支阻滞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33~71岁。40岁以上占90%。1.2病因分布:冠心病10例,高心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心肌病2例,肺心病1例,其它非器质性心脏病3例。2检查方法使用美国麦克公司(Marqutte)生产的82O0型动态心电图机(H0lter),固态式记录仪。双通道(模拟aVF,V。导联)和8200型Holier分拆装置…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了国产诺衡治疗35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结果显示:降低血清甘油三脂(TG)显效为71%,降低总胆固醇(TC)显效为100%,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效为62%,降低TC·HDL·C/HDL·C显效为100%,并观察到升高HDL·C随治疗时间4周;8周;12周;有继续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氯贝丁酯治疗23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比较,诺衡不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GL·C)和TG,而且升高HPL—C。该药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血脂调节剂,且副作用较小,易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由于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血压昼夜变异节律有了较多的了解,并开始注意到这种昼夜节律变异的临床意义[1~3]。本研究将全天血压分成白昼(6~时)和夜间(23~时)两部分[1],分别研究ABPM各项参数,探讨动态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0.
本文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47.5%(38/80);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混合性/舒张期高血压)(non-ISH)占52.5%(42/80)。两组并发肾功能不全及眼底动脉Ⅲ或Ⅳ期改变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SH组高心病的发生率高于non-ISH组(P<0.05)。24小时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24小时动态血压曲线呈物形改变者ISH组占52.6%,而non-ISH组占57.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但非物形改变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构形者(P<0.05);表明老年高血压病血压节律减弱或消失发生心脑肾并发症危险性增加。血压变异系数分析发现:两组收缩压变异系数大于舒张压,白昼大于夜间(P均<0.05);且在ISH组收缩压变异系数大于non-ISH组(P均<0.05),表明老年ISH病人24小时收缩压的波动程度更大,舒张压相对较低,更容易加重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本文提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要使血压水平下降,而且要纠正血压节律和波动的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