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93篇
  免费   21404篇
  国内免费   12290篇
耳鼻咽喉   2001篇
儿科学   3341篇
妇产科学   1346篇
基础医学   12972篇
口腔科学   3869篇
临床医学   24621篇
内科学   18542篇
皮肤病学   2449篇
神经病学   4823篇
特种医学   80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8131篇
综合类   56090篇
现状与发展   47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23326篇
眼科学   2426篇
药学   24817篇
  321篇
中国医学   22289篇
肿瘤学   9274篇
  2024年   762篇
  2023年   2803篇
  2022年   6851篇
  2021年   9315篇
  2020年   7915篇
  2019年   4408篇
  2018年   4740篇
  2017年   6200篇
  2016年   4738篇
  2015年   8586篇
  2014年   10939篇
  2013年   13360篇
  2012年   18949篇
  2011年   19897篇
  2010年   17631篇
  2009年   15648篇
  2008年   16635篇
  2007年   15684篇
  2006年   13621篇
  2005年   10627篇
  2004年   7591篇
  2003年   6131篇
  2002年   4724篇
  2001年   4309篇
  2000年   3143篇
  1999年   1254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瘙痒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受到中枢和外周机制的双重调控,但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物质如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蛋白酶和蛋白酶相关受体、细胞因子、阿片样肽等介质在瘙痒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介质通过刺激C类神经纤维或直接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受体相结合来介导瘙痒。本文就将皮肤瘙痒的神经传导及传导介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以快速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为特点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多神经根神经病。随着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引起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轴索型GBS,以四肢弛缓性瘫痪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严重且快速进展的周围神经受累,较其他轴索型GBS病情重,恢复时间长,预后差。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取代血浆置换成为GBS首选治疗方法,推荐剂量为0.4 g/(kg·d),连续静滴5 d,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早发现、早诊断、尽早停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及时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和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3.
64.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也是当今医疗领域的重要内容。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对国内外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现有体系可分为为基于临床药师职责、基于临床药师业务流程、国外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通过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考核指标和标准确定困难、考核难以做到实时性和延续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清晰职责定位、重视临床药师价值体现等修改说明。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预见习在精神病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预见习组在学习精神病学理论课程前一学期开始实施带教老师带领学生预见习、见习、实习全程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成绩和学生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导师制预见习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导师制预见习组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精神病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6.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6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采用抗凝预防血栓形成,按照术后预防DVT所采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DVT发生率、皮下瘀斑情况、血小板数值、凝血功能、D-二聚体。结果术后2组患者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皮下瘀斑情况、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10 d 2组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 d 2组患者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显著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可以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脑血管疾病后Holmes震颤的临床、影像和电生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4例脑血管疾病 所致Holmes震颤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4例患者中2例由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另外2例分别由脑动静脉畸形和脑海绵状血管瘤破裂 出血引起。Holmes震颤出现于原发病后1~24个月,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震颤,以上肢多见。头颅MRI 检查显示2例患者病灶仅累及丘脑,2例同时累及丘脑和中脑。震颤分析显示静止、姿势、意向及持物 1000 g几种状态下震颤的峰频率均在2.6~3.8 Hz,意向状态震颤半宽功率高于静止状态。主动肌与 拮抗肌在静息时以同步收缩为主,姿势、意向和持物时以交替收缩为主。3例接受普拉克索治疗均有 不同程度缓解。 结论 Holmes震颤多由累及中脑、丘脑部位脑血管疾病引起,表现为2~4 Hz低频震颤,意向状态震 颤明显,部分患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利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subun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利用Ualcan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数据分析EZH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EZH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筛选其共表达基因;对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明确EZH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相关通路;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与EZH2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EZH2的甲基化程度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则差异不明显。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乳腺癌分期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等因素密切相关。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核碱基的调节、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分离、DNA复制、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并参与了细胞周期、DNA 复制、M/G1期转化、M期、有丝分裂前中期、ATM通路等生物学通路。此外,EZH2基因表达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低于EZH2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结论: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ZH2在乳腺癌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