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5篇
  免费   1913篇
  国内免费   1235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367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097篇
口腔科学   243篇
临床医学   2344篇
内科学   1555篇
皮肤病学   270篇
神经病学   432篇
特种医学   669篇
外科学   1670篇
综合类   525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070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2211篇
  25篇
中国医学   1867篇
肿瘤学   81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758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687篇
  2014年   930篇
  2013年   1213篇
  2012年   1723篇
  2011年   1846篇
  2010年   1644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585篇
  2007年   1427篇
  2006年   1244篇
  2005年   978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配合康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42例应用锁骨钩钢板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全部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2~46个月(平均15.6个月),患者年龄36~57岁,平均45.6岁。术后2d患肩按照制定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功能训练,最终随访按Lazzcano评价标准〔1〕评价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术后X线检查均达到满意复位与固定,局部Lazzcano功能评定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6%。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配合术后完善的康复治疗,可得到非常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制备罂硝软膏 ,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为主药研制软膏剂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酸碱滴定法分别测定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3组分的含量。结果 :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65 %、99 86 %、100 55 %,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 4945 %、0 1719 %、0 3205 %(n=3)。结论 :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可控 ,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2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的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疾病,系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以内,5条动脉(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分叉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虽然本综合征已从椎基底动脉缺血区分出来,但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较常见。  相似文献   
24.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管理及效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院消毒剂使用现状调查,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问卷填表的方法,对集团所属 77个临床科室及部门常规使用的消毒剂种类、配制、剂量、费用和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各临床科室及部门常规消毒剂使用率为 100%;使用合理率为 46. 8%,使用不合理率为 53. 2%。每月常规消毒使用费用为 30 767. 4元,规范消毒剂使用后测算每月费用可降低 47% ~71. 8%。结论,通过计划发放,消毒剂合理选择,规范消毒剂配制、用量和使用方法,可减少损耗,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早期或超早期行颅内m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血肿腔内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在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后,使用含有血管收缩药的生理盐水冲洗液对血肿腔内进行持续冲洗、引流,观察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结果 本组79例脑出血行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时,经含1‰~2‰mg肾上腺素盐水持续冲洗,出血逐渐减少停止,引流液变清.结论 经YL-1型针型血肿粉碎器持续冲洗防治血肿腔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有利于直接观察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6.
空腹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空腹血糖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257例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测量患者入院时血糖(AG)和禁食至少8h后的血糖(FG)。随访患者30d,分析AG和FG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共24(9.3%)例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在AMI后30d内死亡。FG正常组死亡2例(1.5%),FG升高者的第一、第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死亡4例(9.8%)、5例(12.2%)、13例(31%)。和FG正常组患者相比,校正后的30d死亡的相对危险比(OR)随FG三分位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为:2.5(95%CI,0.71~8.5;P=0.011),8.6(95%CI,3.2~23.5;P=0.0005),12.7(95%CI,4.5~36.4;P<0.0003)。同FG和AG都正常的患者相比,AG升高FG正常预测患者30d死亡的OR为0.69(95%CI,0.25~3.80;P=0.59);AG正常FG升高者为3.6(95%CI,2.1~11.5;P=0.04);FG和AG都升高者为10.6(95%CI,4.3~25.6;P<0.0001)。镶嵌模型的比较显示AG并不能增加FG模型预测30d死亡(2=5.2,3df,P=0.20)或预测30d死亡和心力衰竭(2=4.8,3df,P=0.31)的价值。相反,FG却能增加AG模型预测30d死亡(2=24.5,3df,P=0.0001)或预测30d死亡和心力衰竭(2=24.7,3df,P=0.0001)的价值。结论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30d死亡率随AG和F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G比AG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学习障碍病理基础的关系。方法患者组为22例未治疗过且不共患其他疾病的学习障碍患儿,对照组为16例年龄性别匹配正常儿童,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测定智商,BDNF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LD患者血清BDNF浓度为:平均(4.603±3.620)ng/ml高于对照组(1.843±0.728)ng/ml(t=3.326,P=0.003<0.01)。边缘智商组(4.523±4.618)n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8<0.01)。结论学习障碍患儿血清BDNF浓度高于正常儿童,边缘智商者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对猫脊髓损伤后膀胱过度活动的影响。方法雌性猫18只,其中正常假手术组5只,脊髓损伤组13只。术后6~8周,氯醛糖麻醉下,在猫颈动脉及膀胱内置管,连接压力感受器,记录诱发膀胱收缩的膀胱容量阈值、膀胱容量、剩余尿量、排尿量和血压。静脉注入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0.3~30μg/kg)或5-HT1B/1D受体激动剂GR-46611(0.03~300μg/kg),得到剂量-效应曲线后再给予5HT1A受体抑制剂WAY-100635(300μg/kg),比较给药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正常猫使用8-OH-DPAT后,膀胱容量阈值、膀胱容量、剩尿量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OH-DPAT和GR-46611均能使脊髓损伤猫的膀胱容量阈值、膀胱容量、剩余尿量增加,且效应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Y-100635能抵消8-OH-DPAT的作用,但对GR-46611无影响。结论5-HT1A和5-HT1B/1D受体激动剂能改善慢性脊髓损伤后的膀胱过度活动,增加膀胱容量。  相似文献   
29.
颈椎病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中医分型的辨证关系。方法:对100例该病的影像表现与中医分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部疼痛,常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风寒型以软组织所致颈曲改变为主。肝肾亏虚型、痰湿交阻型以骨质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为主。结论:X线、CT是本病首选检查方法,能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对中西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瓣覆盖技术在尿道畸形和尿道瘘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02年起对38例尿道下裂手术和术后尿道瘘,采用睾丸鞘膜下组织蒂鞘膜瓣覆盖修复。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除1例尿道上裂术后瘘修复后再次发生尿道瘘外,其余均获成功,未再出现尿道瘘或尿道狭窄,阴茎外观满意,勃起正常。结论采用该方法可有效防止尿瘘再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易于获取,对睾丸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