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8篇
  免费   5645篇
  国内免费   2819篇
耳鼻咽喉   452篇
儿科学   831篇
妇产科学   427篇
基础医学   3361篇
口腔科学   918篇
临床医学   6305篇
内科学   5077篇
皮肤病学   518篇
神经病学   1187篇
特种医学   17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490篇
综合类   13546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5560篇
眼科学   856篇
药学   6295篇
  69篇
中国医学   5813篇
肿瘤学   2492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1817篇
  2021年   2524篇
  2020年   2068篇
  2019年   1223篇
  2018年   1199篇
  2017年   1544篇
  2016年   1207篇
  2015年   2273篇
  2014年   2865篇
  2013年   3498篇
  2012年   5051篇
  2011年   5188篇
  2010年   4490篇
  2009年   3919篇
  2008年   3931篇
  2007年   3753篇
  2006年   3220篇
  2005年   2465篇
  2004年   1785篇
  2003年   1405篇
  2002年   1095篇
  2001年   897篇
  2000年   688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Five young children developed slowly progressive hemiparesis as the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Rasmussen encephalitis (RE). Three have remained seizure free over an observational period of 1.3–1.9 years. In the remaining two patients, seizures occurred after 0.5 and 0.6 years respectively. We suggest that RE might be presently underdiagnosed and should be suspected in cases of new onset hemiparesis. In this series, three out of five patients showed oligoclonal bands on 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which represented additional diagnostic hints towards an immune-mediated condition. According to recently published formal diagnostic criteria, evidence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hemiatrophy or bioptic identification of RE-typical inflammation confirms the diagnosis in such cases. Long-term immunotherapy is recommended in order to prevent further tissue loss and functional decline.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全程冷敷加巨刺法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6例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休息、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治疗外,治疗组给予全程冷敷和巨刺,对照组只采用全程冷敷.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痊愈所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冷敷和巨刺治疗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3.
Turner氏综合征的临床与骨改变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5例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Turner氏综合征分析,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的临床与骨改变特点。方法收集15例Turner氏综合征临床及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染色体核型分3型,第1型45,X,8例;第2型46,XX,5例;第3型46,XX/45,X,2例。X线表现有:骨质稀疏14例,掌骨征阳性8例,指骨优势9例,肘外翻10例,脊柱骨化不良5例,足趾趾节短9例,颅底凹陷11例。结论Turner氏综合征患者最终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低下,性发育不全。X线表现典型,骨改变对临床的诊断具有主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环氧化酶(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2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的hTERT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TER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fig71.1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孕激素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Her-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2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ER阳性表达有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TERT阳性表达与COX-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57,P<0.01).结论 hTERT与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hTERT与COX-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TERT表达与COX-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和调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
根据现代科学对基因的认识,应用了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算法,以大量核酸序列为信息来源,通过计算机计算来寻找未知基因的大体位置;再通过基因的固有结构特征及密码子使用的偏向性,使用加权距离判别法来准确地定位基因,以图形及文本的形式输出,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基因的许多特征还不为人们所了解,而且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结构又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还开发了程序自学习功能,不断地存储已知的基因,再据此改变一些已有固有数据,以便更好地适应和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结构的特异性,更加准确地寻找未知基因的位置。  相似文献   
76.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治疗组均口服甲硝唑0.2g,维生素B620mg,外涂本科临时配制的复方氯霉素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中成药一清胶囊,1个月为1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能显著增加疗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7.
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参与抗原抗体反应,使细胞的膜通透性增强,利于荧光标记抗体染液渗入,从而更快速、广泛地接触抗原,更有效的抗原抗体的嵌合交联。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染色效果,缩短了实验时间,简化了操作,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使实验准确性提高,为临床确诊、疗效观察及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讨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桡骨小头假体对7例成人MasonⅢ型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11个月,按照Morrey和Broberg的肘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总的优良率达83%。[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对成人MasonⅢ型骨折的治疗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0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d,共7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2、7、14天血浆中TNF一仪、IL-1β含量。结果 在颅脑损伤第1、2天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7、14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具有明显的延迟性,使损伤早期因TNF-α、IL-1β显著升高引起的有害作用未能消除,至恢复期又使TNF-α、IL-1β明显降低,其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发挥。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