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62篇
  免费   6288篇
  国内免费   4234篇
耳鼻咽喉   597篇
儿科学   698篇
妇产科学   769篇
基础医学   8529篇
口腔科学   1408篇
临床医学   8435篇
内科学   10270篇
皮肤病学   901篇
神经病学   3716篇
特种医学   29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7559篇
综合类   10013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189篇
眼科学   1947篇
药学   6792篇
  42篇
中国医学   3322篇
肿瘤学   592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884篇
  2022年   1408篇
  2021年   3506篇
  2020年   2447篇
  2019年   2273篇
  2018年   2452篇
  2017年   2064篇
  2016年   2209篇
  2015年   3205篇
  2014年   3953篇
  2013年   3533篇
  2012年   5545篇
  2011年   5791篇
  2010年   3699篇
  2009年   2979篇
  2008年   3903篇
  2007年   3747篇
  2006年   3458篇
  2005年   3231篇
  2004年   2380篇
  2003年   2203篇
  2002年   1937篇
  2001年   1584篇
  2000年   1593篇
  1999年   1511篇
  1998年   913篇
  1997年   912篇
  1996年   702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468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458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224篇
  1987年   199篇
  1986年   168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6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16篇
  196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VVI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对23例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且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了VVI起搏器.随访这2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QT间期平均值由术前(638.0±55.7)ms缩短至术后的(471.3±48.9)ms,QTc平均值为由0.627±0.07缩短至0.519±0.06.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由术前的(0.353±0.46)次/年降至术后(0.111±0.24)次/年,(P=0.039).其中77.5%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晕厥或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90.91%患者存活.2例患者因尖端扭转性室速恶化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VVI起搏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肝撞击伤后腹腔镜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建立肝撞击伤动物模型,按从股动脉抽血量的不同(6、12ml/kg)以及CO2气腹压力的不同(5、10、15mmHg),将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Ⅰ~Ⅵ)。采用彩色微球法检测气腹前、气腹30分钟、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共4个时相点的胃血流量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取胃黏膜作病理检查。结果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5mmHg,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的胃血流量较气腹前呈明显下降;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10mmHg、在气腹30分钟以及气腹2小时时胃血流量呈显著下降(P〈0.05),当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正常。当失血量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在10mmHg时,虽然气腹30分钟,胃血流量无显著下降(P〉0.05),但6ml/kg组胃血流量在气腹2小时时则显著下降(P〈0.05),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而当失血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达15mmHg时,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即显著下降(P〈0.05)。当失血量相同,在不同的CO2气腹压力下,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均无显著差别(P〉0.05)。本组胃组织病理学显示,胃缺血后胃黏膜间质呈现明显水肿,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肝撞击伤后,在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受失血量、气腹压力以及气腹持续时间3因素的影响较大。胃血流量减少均导致各组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构建人IL-1Ra和人IL-10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用双酶切方法切取PCDI-IL-1Ra和PCDI-IL-10质粒中包含人IL-1Ra和人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并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上,然后用壳聚糖转染上述质粒到原代软骨细胞,RT-PCR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将人IL-1Ra和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mRNA水平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真核表达质粒可以用于外源基因的原代软骨细胞导入和表达,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B.  Greg  Brown  John  Growley  宋善俊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2):124-126
过去15年来,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基础生物学和实验研究均支持下述假设: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动脉壁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种作用机制可抑制胆固醇酯通过巨噬细胞清除受体在动脉斑块内发生病理性沉积。胆固醇酯病理沉积是一种可引起斑块破裂及心血管事件的过程。同样,生物机制亦已确定,癌基因可被抗氧化剂阻断。  相似文献   
65.
Diabetes is a metabolic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hyperglycemia. When it manifests itself mainly in hyperglycemia, hypertension, hyperlipemia, hyperurecemia, and obesity, it is also called Ⅹ syndrome, or insulin-resistance syndrome. Step 1. Identifying t…  相似文献   
66.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IL-8促进卵细胞的发育、成熟,诱发排卵;在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的表达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参与胚泡着床和胚胎发育。本文综述IL-8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早;②女性多见;③具有“精力过盛”性人格;④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⑤症状多为非典型抑郁发作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结论:如首次抑郁发作的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则可能以后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应使用足量心境稳定剂,谨慎使用抗抑郁剂,以免转为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68.
Larson  A.  M.  Poison  J.  Fontana  R.  J.  宋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43-44
严重的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常常会引起急性肝衰竭(ALF),作者在美国的22所三级护理中心调查了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用超过6年的时间收集到662例完全符合ALF(包括肝源性凝血症和肝性脑病)标准的患者资料,详细分析后发现:其中有275例(45%)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调查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相关性ALF的年度百分比由1998年的28%上升至2003年的51%。对乙酰氨基酚的中位摄入量为24g(相当于48个高含量的片剂)。在上述275例中,误服过量者有131例(48%),有意服用者(即有自杀倾向者)有122例(44%),还有22例(8%)为不明意图。在误服组中38%同时服用了两种或多种对乙酰氨基酚制剂,63%患者服用了含有镇静剂的复合制剂。据报道,81%患者因为急性或慢性疼痛误服了对乙酰氨基酚和(或)其他镇痛剂。总体上,有178例研究对象(65%)存活,74例(27%)未经肝移植而死亡,23例(8%)进行了肝移植,其中71%的患者仅存活了3周。未接受移植的存活率和肝移植存活率在误服组和有意服用组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69.
宋琼莹 《护理研究》2006,20(27):2519-2519
为了控制夜间护理质量,了解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院2年来护理夜查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达到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3年9月—2005年9月内科、针推科、外科、骨伤科、急诊科护理夜查房资料530份。1.2方法回顾分析530份夜查房资料中护士仪表、劳动纪律、环境卫生、陪伴管理、重病人护理、医院感染管理6个方面及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检查结果。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2结果2.1夜查房检查结果(见表1)表1530份夜查房分项检查结果项目存在问题例构成比%护士仪表21.05…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病灶,体尾部4个病灶,胰尾部4个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两个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和体尾部。肿瘤平均大小为4.0cm。14个病灶呈等密度;12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灶;其中5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共18个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个病灶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6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2个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肿瘤位于胰头者,2例出现了胆道和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另1例仅出现胰管轻度扩张,1例肿瘤位于体部者出现远端胰管扩张伴实质萎缩。25例患者8例出现多发肝富血供转移灶,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和脊柱的多发转移,无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肿瘤邻近血管的侵犯,其余为邻近血管推移受压改变。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多较大,富血供,常见钙化,较少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丛侵犯,根据有无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进一步提示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