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23篇
  免费   10057篇
  国内免费   6303篇
耳鼻咽喉   1240篇
儿科学   1680篇
妇产科学   796篇
基础医学   5478篇
口腔科学   2151篇
临床医学   11931篇
内科学   8095篇
皮肤病学   1157篇
神经病学   2107篇
特种医学   42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055篇
综合类   27784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1313篇
眼科学   1326篇
药学   12452篇
  155篇
中国医学   10204篇
肿瘤学   4427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205篇
  2022年   3204篇
  2021年   3860篇
  2020年   3384篇
  2019年   1767篇
  2018年   2011篇
  2017年   2885篇
  2016年   2077篇
  2015年   3812篇
  2014年   5030篇
  2013年   6521篇
  2012年   9435篇
  2011年   9987篇
  2010年   8788篇
  2009年   8020篇
  2008年   7928篇
  2007年   7907篇
  2006年   7057篇
  2005年   5481篇
  2004年   3820篇
  2003年   3346篇
  2002年   2468篇
  2001年   2232篇
  2000年   1565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71.
目的立体定向手术建立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检测癫痫大鼠海马内TNF-α及其mRNA的表达, 评价其意义。方法大鼠一侧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观察其行为学特征及HE染色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海马内TNF—α蛋白和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大鼠注射海人酸后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面部肌阵挛、肢体阵挛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病理可见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内TNF-α蛋白与 mRNA表达时程基本一致,3h出现,12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d后回归至对照组表达水平,15d,30d又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一侧海马注射海人酸的大鼠癫痫模型中,内源性TNF—α参与了癫痫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建立阻断左侧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PC)组大鼠20min短暂脑缺血,分别在再灌注12h、1d、3d、5d、7d、14d后,造成MCAO;脑梗死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短暂缺血组只在第一次处理时缺血20min,各组大鼠均在第二次处理后24h断头处死,检测以下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测量梗死范围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免疫印迹(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的表达。结果PC后1d、2d、3d、5d、7d组与脑梗死组相比较,脑梗死范围,梗死周边区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了;短暂性脑缺血引起了轻微的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并使缺血区HSP70的表达增加,MCAO后24hHSP70蛋白在缺血周边区出现了广泛表达。结论短暂局部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脑梗死后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性,其保护作用出现再灌注后l~7d;缺血预处理引起HSP70的变化与缺血耐受的产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方法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分析我科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14例(16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14例(16个)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其中4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合并有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它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用该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应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建立了适合于教学医院图书馆的图书书目管理数据库,包括分类数据库、图书资产数据库等,并在我校的教学医院应用.管理数据库具有条目齐全、操作简单、查询方便等优点,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建衡 《肿瘤学杂志》2006,12(5):357-359
文章主要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特点、体外照射、近距离照射、锎中子治疗,子宫颈癌放化疗和子宫内膜癌放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76.
与DNA裂解因子DFF45同源性高的一类蛋白称之为CIDE(Cell death-inducing DFF45-like effector,CIDE),即诱导细胞死亡DFF45样的效应因子,是重要的凋亡相关因子,参与或调节DNA的降解。当DNA降解不完全时,凋亡表现为不典型,或称为类凋亡。本文就CIDEs参与程序化死亡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茶素在防治前列腺癌中已经表现出令人兴奋的结果,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前列腺癌形成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就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9.
MRV检测脑静脉窦血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3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可以准确无创的诊断CVT。  相似文献   
80.
腹腔镜手术时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评价应用乌司他丁(UTI)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组:UTI治疗组,在手术前和术后第1、2、3天给予UTI20万U静滴;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肌酐(Cr)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U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5),第5天两组ALT、AST和Cr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毕、术后第1、3天C组肿瘤坏死因子(TNT-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U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乌司他丁对腹腔镜手术时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