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21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01.
目的:观察支具、支架在屈肌腱修复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28 例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支具、支架使用组与对照组,治疗8 周后采用 T A M法[1] 评估手功能。结果:支具、支架使用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支具、支架应用对术后手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02.
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观查其本虚、标实证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湿热、湿浊、血瘀、湿瘀四大实证的常见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中医理论对其病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03.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患者36例,分为2组,以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为治疗组,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法为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及随访都有显效,术后积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个月后随访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该疗法,临床疗效良好。相比传统术式具有疗效好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作为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较优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04.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置管行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PB组和PCIA组,每组23例。PCIA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CTPB组术后于患侧选定适宜的3个椎旁间隙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应用罗哌卡因行连续胸椎旁肋间神经阻滞,阻滞镇痛至术后72 h。分别于术前(T0)、术后3 h(T1)、1 d(T2)、2 d(T3)、3 d(T4)记录胸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集动脉血,检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和指数(PaO2/FiO2),并检测T0及T4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术后T1、T2、T3、T4时的静息、咳嗽VAS降低(均P<0.05),动脉血PaO2、PaO2/FiO2升高(均P<0.05)。CTPB组术后T4的FEV1、FEV1%较PCIA组升高(均P<0.05)。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术后行CTPB阻滞较PCIA镇痛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改善术后氧和功能及肺通气  相似文献   
905.
目的:采用微管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和苍术酮,并应用于全国白术种质资源调查。方法:采用微管液相色谱仪,Microsil C18微管色谱柱(150mm×1.0mm),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50μL/min,检测波长220nm,采用该方法,对全国20多个地区的白术种质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建立了同时分离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Ⅰ和苍术酮的测定方法,测定了全国主产区白术种质的含量,初步得到了优质种源。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在白术种质资源调查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6.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第1、2趾相邻侧双叶共蒂皮瓣修复相邻指掌侧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游离移植第1、2趾相邻侧双叶共蒂皮瓣修复10例相邻指掌侧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较大一侧选用第1趾腓侧皮瓣,缺损面积相对小的选用第2趾胫侧皮瓣.受区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3.5 cm×2.8 cm.结果 患者均获得...  相似文献   
907.
[目的] 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 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08.
目的 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地稔水提液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测定地稔水提液中没食子酸、阿魏酸、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的含量;采集4 000~10 000 cm-1的近红外光谱;分别优化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波数范围,建立6种活性成分含量与近红外光谱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采用Visual Basic开发应用软件,将所建模型嵌套入软件,为后续待测溶液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提供工具。结果 基于所开发的应用软件,采集待测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后点击软件中的"预测"按钮,可在20 s内自动计算得到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预测结果。验证集中6种活性成分近红外光谱预测含量和HPLC测定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83,0.850,0.946,0.977和0.97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23,0.496,4.07,0.059 6,0.023 4,0.039 9 μg·mL-1结论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可用于准确、快速分析地稔水提液中没食子酸、阿魏酸、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的含量,可为地稔的快速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