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2篇
  免费   1503篇
  国内免费   939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202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921篇
口腔科学   273篇
临床医学   1886篇
内科学   1271篇
皮肤病学   154篇
神经病学   400篇
特种医学   631篇
外科学   1424篇
综合类   445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717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1916篇
  30篇
中国医学   1568篇
肿瘤学   68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472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493篇
  2009年   1261篇
  2008年   1311篇
  2007年   1223篇
  2006年   1053篇
  2005年   813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的力学行为表现,冲击载荷为0~8000N,峰值8000N,时间自0~40ms,分析主应力值、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主应力方向上骨盆单元的位移。结果:冲击载荷作用于单侧髂前上棘时,0~10ms主要的应力沿髂后上棘到髂前上棘分布,在冲击后期10ms以后,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支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分布;作用于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时,0~20ms主要的应力沿髂骨纵行传导,应力分布并没有在冲击峰值10ms时达到最大,而是从20ms之后,应力开始向骶髂关节、双侧耻骨支、坐骨支以及髋臼等部位传导并可见到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各部位应力分布以及骨盆各个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有助于临床上进行骨盆损伤内固定力点的选择以及进一步明确骨盆内在应力值分布。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宫颈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宫颈妊娠患者,孕龄36~68天,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术后患者的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中止,血β-HCG水平迅速下降.患者的宫颈形态及月经周期于治疗后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对入组的60例吸毒者,在脱毒后、出所前、出所随访中作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的测查,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各因子均值比较,心理症状戒毒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积极应对戒毒组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消极应对戒毒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症状显著相关(P〈0.05)。出所前组与正常男性比较,仅其他因子(睡眠饮食障碍)戒毒者高(P〈0.05)。所外随访未复吸组与正常对照男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回顾未复吸组在往所戒毒期间与正常对照男性比较,有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其他7个因子和总均分有显著差异(P〈0.05),17例复吸者作了同样的比较分析,除积极应对因子外,余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0.05)。17例复吸者再入所时,各因子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吸食海洛因成瘾可造成吸毒者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和应对方式不良,心理症状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社会应激事件通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戒毒者,其复吸的可能性要大。  相似文献   
84.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1997年7月~2005年10月,共收治1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病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12例,钛螺钉固定2例,3例骨片较小无法固定给予摘除。应用重建钢板固定髋臼骨折3例。[结果]所有患者获1~7年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采用Epstei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6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76.5%。[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根据分型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可吸收螺钉是较理想的内固定物,术后应早活动,晚负重。  相似文献   
85.
MRP1/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P1 /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构建肝癌组织芯片。样本包括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 1 5 2例,癌栓 2 2例,肝内转移癌 4例,肝外转移癌 1 7例。正常对照肝组织 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方法检测肝癌组织芯片中样本MRP1 /CD9蛋白的表达。结果  2 7% ( 4 1 /1 5 2 )肝细胞癌原发灶表达MRP1 /CD9蛋白。伴癌栓形成HCC中MRP1 /CD9蛋白表达率低于无癌栓形成者 (分别为 2 1. 8 2%和 4 0. 4 8% ; P < 0. 0 5 )。巨块型肝癌中MRP1 /CD9 蛋白表达率亦低于直径在 1 0cm以下者 (分别为 5%和 3 4. 8 2% ; P <0. 01 )。MRP1 /CD9蛋白表达尚与HCC病理分级及血清AFP水平有关:病理分级 2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 3 ~ 4级 (分别为 3 9. 0 2%和 2 2. 5 2% ; P = 0. 0 4 3 ),血清AFP≤ 2 0μg/L者阳性表达率高于 >2 0μg/L者 (分别为 4 1. 9 4%和 2 2. 5 0% ; P = 0. 0 2 9 )。结论 肝细胞癌MRP1 /CD9蛋白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癌组织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采用非离子低分子对比剂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于肾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单纯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差异;评价氯沙坦对于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我院收治的171例患者分3组,第1组为造影阴性组(CAG,73例),第2组为常规介入治疗组(PCI,52例),第3组为介入治疗 氯沙坦组(46例);研究对比剂对3组肾脏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在检查前及术后的第1、3、7天分别测试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血肌酐),然后比较对比剂碘佛醇应用前后各组的差异。结果各组血肌酐均无明显变化,而PCI组尿微量白蛋白比CAG组的患者高(P<0.05);在氯沙坦干预后,PCI后尿微量白蛋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CAG和PCI时,非离子低分子对比剂对肾功能(血肌酐)无明显影响,而尿微量白蛋白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PCI组中更明显;氯沙坦能降低PCI术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可能具有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安瓿类药液抽取过程中微粒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护士在抽吸安瓿类药液过程中存在的微粒污染问题,搜集教材和有关的研究成果,对安瓿类药液抽吸过程中微粒的种类、来源及目前微粒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规范配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8.
Objective To evaluate a serf-designed diagnostic protoeol which can early detect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r patients with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5 to June 2007, a self-developed protocol was used to detect an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ho had sough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This protocol consisted of anteroposterior plain radiography of internal rotator,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of the hip, a fine (2 mm) cu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through the femoral neck, postoperative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operating room prior to awakening the patient, at the time of follow-up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presence of hip pain.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the protocol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ed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ho had sough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2003 to August 2005. A chi-square analysis comparing the protocol group (September 2005 to June 2007) and the non-protocol group (September 2003 to August 2005)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arly and delayed diagnosis rates for an associated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Results The earlydiagnosis rate of an associa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by the protocol was 93.8%,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by conventional method (46.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 = 4.069, P =0.044). Conclu-sion In presence of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this protocol consisting of plain radiography of intemal rotator,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of the hip, fine cu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of the femoral neck, postoperative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and follow-up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presence of hip pain,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an associa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相似文献   
89.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90.
非典型肺炎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SARS肆虐期间MEDLINE收录的有关SARS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和为科研人员了解国内外SARS的研究动态信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