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633篇
  免费   32858篇
  国内免费   18533篇
耳鼻咽喉   3189篇
儿科学   6043篇
妇产科学   2341篇
基础医学   20778篇
口腔科学   5932篇
临床医学   42356篇
内科学   30223篇
皮肤病学   3872篇
神经病学   7745篇
特种医学   115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8428篇
综合类   89569篇
现状与发展   87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8154篇
眼科学   4715篇
药学   41891篇
  498篇
中国医学   31319篇
肿瘤学   15314篇
  2024年   1078篇
  2023年   4084篇
  2022年   10037篇
  2021年   13486篇
  2020年   11857篇
  2019年   6760篇
  2018年   7100篇
  2017年   9603篇
  2016年   7439篇
  2015年   13028篇
  2014年   17310篇
  2013年   21321篇
  2012年   30428篇
  2011年   32246篇
  2010年   28290篇
  2009年   25550篇
  2008年   26432篇
  2007年   25316篇
  2006年   22720篇
  2005年   18429篇
  2004年   12763篇
  2003年   10512篇
  2002年   8091篇
  2001年   7193篇
  2000年   5597篇
  1999年   2358篇
  1998年   743篇
  1997年   686篇
  1996年   628篇
  1995年   525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14篇
  1963年   17篇
  1962年   18篇
  1958年   13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16篇
  194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构建基于SERVQUAL模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围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的概念、特性、内涵、内容等,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Delphi—AHP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具有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的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三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均高于0.84,专家综合权威性系数均高于0.83;总体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 W第一、二轮为0.309,第三轮为0.706,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内容效度指数I-CVI介于0.90~1.00之间,S-CVI为0.94,kappa值均高于0.74;信度系数Cronbachα总体为0.972,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在0.792~0.921之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建立贴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内设医疗机构,改善机构内卫生服务质量。在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时,可转化为机构中老年人对各指标项目的感受(P)与期望(E),以两者的差值(P-E)代表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根据专家赋权结果,应重点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可靠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指标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43.
脑卒中患者在面对复杂的治疗期、漫长的康复期及难以预测的病情变化时容易产生对疾病或疾病进展的恐惧。恐惧疾病进展会损害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最终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从恐惧疾病进展的定义、测量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深入了解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开展相关护理实践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究高糖饮食对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无眼疾的雄性C57BL/6J小鼠78只,随机分为高糖饮食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6只,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高糖饮食组给予含体积分数10%果糖溶液,每2 d测量两组小鼠体质量及血糖,10 d后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造模后24 h、36 h、48 h、72 h、96 h、120 h、168 h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进行临床评分并拍照。处死小鼠后,取角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测定角膜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小鼠角膜内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造模后 0~14 d,两组小鼠体质量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 h、36 h、48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穿孔率79.5%,高于模型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造模后各时间点,高糖饮食组中性粒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造模后72 h、96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00)。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高糖饮食组炎症反应更重,角膜组织破坏更早且更为严重。造模后24 h、48 h高糖饮食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高糖饮食加重了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的严重程度,增强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促进了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观察组治疗后胃电节律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胃动素(MTL)显著上升,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健脾消积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胃动力水平,调节脑肠肽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妊娠患者与非PCOS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例PCOS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200例非PCOS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先兆流产、早产、足月剖宫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先兆早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新生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非PCOS孕妇相比,PCOS妊娠患者的早产风险增加,且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7.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在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并行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应用FT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轻度焦虑多于对照组,中、重度焦虑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4.00% vs 16.00%)、尿路感染(4.00% vs 18.00%)、颅内感染(0 vs 8.00%)、颅内血肿(2.00% vs 14.00%)和术后应激性疼痛(16.00% vs 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9.13±1.14)d vs(12.44±0.89)d];[(2.15±0.66)万元 vs (3.05±0.6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TS理念能缓解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修复末节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1例226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修复53指,V-Y皮瓣修复43指,邻指皮瓣修复22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0指,指背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57指,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1指。结果 171例均获随访,时间1.5个月~2年。226指末节皮肤缺损全部愈合(其中3例皮瓣受区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治愈)。创必复海肤康指套治疗者指腹饱满,外观满意;皮瓣修复者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相近,感觉恢复良好,功能满意。结论末节指皮肤缺损目前有很多修复方式供选择,临床上要根据受伤末节指具体情况及患者要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操作简单的修复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50.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 "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