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RetCamⅢ与SureSight病例追踪随访筛查婴幼儿眼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视力筛查的婴幼儿74例78眼,按照随机数表发分为观察组(n=37例38眼)和对照组(n=37例40眼).所有婴幼儿行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以其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组联合应用RetCamⅢ及SureSight检查,对照组则只行RetCamⅢ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眼底病变检出情况与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的符合率,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联合应用RetCamⅢ和SureSight及单独应用RetCamⅢ对婴幼儿眼病的筛查价值.结果 观察组眼病患者与双目间接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预测患儿眼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RetCamⅢ及SureSight对婴幼儿眼病进行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联合应用RetCamⅢ及SureSight可为婴幼儿的眼睛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5例初发ALL患儿的骨髓样本(ALL组),分离单个核细胞,以51例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作为对照(Ctrl组),将ALL患者分成高危、中危和标危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β-arrestin1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β-arrestin1蛋白表达的变化。用Spearman统计分析β-arrestin1表达与ALL患者临床和生物学特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L组β-arrestin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Ctrl组(P值均<0.01)。高危组和中危组β-arrestin1 mRNA表达高于标危组,且高危组β-arrestin1 mRNA表达高于中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β-arrestin1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数(r=0.458,P=0.002)和危险分级(r=0.344,P=0.022)正相关。结论儿童ALL患者骨髓β-arrestin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危险分级密切相关,对ALL诊断、治疗策略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16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脑梗死患者30例,应用16排螺旋CT行颅脑CT灌注及CTA扫描,测量并比较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正常对照区CBV、CBF及MTT的不同,从CTA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1.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2.CTA显示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的比例为80.0%,以大脑中动脉比例最高。结论 16排CT灌注及血管成像能够为早期脑梗死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其早期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4.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转归,分析其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因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大致正常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性别选择32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本临床情况、可能病因、随诊临床预后等。结果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冠心病组在吸烟率、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无差异。冠心病组患者有更高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发生率(P=0.02~0.05)。冠脉正常组24例疑为冠脉痉挛或血栓自溶,1例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1例有结缔组织病,1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冠状动脉畸形,3例发现有梗死相关血管肌桥。冠脉正常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冠心病组(P=0.04)。平均随访42个月(12~118个月),联合终点(死亡、再发心梗、心衰、中风)在冠脉正常组为28.2%,冠心病组为68.8%(P<0.01)。冠脉正常组生存率为93.7%,冠心病组90.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单变量分析冠脉正常组的预后预测因子为左室射血分数、年龄、糖尿病和吸烟,多变量分析冠脉正常组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左室射血分数和糖尿病。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比冠心病所致心肌梗死者要好,死亡率亦明显低。冠脉正常并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差的两个独立预测因素为左室射血分数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5.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3月~2003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均为本院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年龄19~53岁,平均36岁;病程3.5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儿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实习的儿科本科临床实习生共184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带教模式不同,将所有实习生分为参照组50名,实验组134名,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及PDCA循环法.对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教学评分以及对于本次带教活动的满...  相似文献   
147.
龙娟 《妇幼护理》2023,3(18):4533-4535
目的 分析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实施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 期间本院收治的 108 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54 例。对照组给 予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 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7.04%(P<0.05)。实验组的发热消失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恢复 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止吐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70%,显著 低于对照组的 14.81%(P<0.05)。结论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运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 症状改善,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