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检测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相关基因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动态监测肿瘤患者外周血MDR相关基因(MDR1、MRP1和LRP)含量,探讨是否根据这些基因含量来指导肿瘤化疗。方法:利用Taq-Man探针方法,建立检测MDR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以健康对照组50例,肿瘤(含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卵黄囊瘤等)组262例,化疗不同时期抽取患者外周血950份,提取RNA,检测单个核细胞内MDR相关基因(MDR1、MRP1和LRP)含量,分析这些基因的含量与肿瘤化疗方案的关系。结果:成功建立以Taq-Man探针为基础的MDR相关基因荧光定量RT-PCR方法。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肿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PBMC)MDR1基因起始含量较高,尤以神经母细胞瘤和卵黄囊瘤为甚,这2类肿瘤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原发耐药性。②对同一肿瘤患者,化疗后PBMC MDR1含量随化疗疗程增加而逐渐增高,以神经母细胞瘤和卵黄囊瘤最为敏感。结论:MDR1、MRP1和LRP含量与肿瘤的化疗方案密切相关,PBMC和肿瘤组织中MDR1的表达与化疗疗效呈显著负相关。检测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含量能够动态监测肿瘤患者的MDR,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动态监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MDR相关基因(MDR1、MRP1和LRP)的含量,对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用来指导相关基因底物的肿瘤药物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探讨其作为诊断NB及疗效评估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48例:NB患者经CT、骨髓检查确诊,年龄5个月至11岁,包括男性25例,女性23例;Evans分期:Ⅰ期5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8例。对照组50例:神经系统良性肿瘤25例,年龄5个月至65岁,包括男性13例,女性12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年龄5个月至6岁,包括男性4例,女性6例;脑外伤15例,年龄2~45岁,包括男性10例,女性5例。NB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化疗结束后3 d及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3 d采集CSF样本各1次。ELISA法定量检测CSF中DKK1水平并做ROC曲线分析,对NB患者治疗后(化疗及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CSF-DKK1水平进行随访检测。结果与对照组[(57.0±13.7)pg/mL]相比,NB患者CSF-DKK1水平显著增高[(88.7±22.9)pg/mL,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CSF-DKK1诊断NB(Cut-off=65.0 pg/mL)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76%。与治疗前相比,化疗缓解组[n=35,(48.5±9.7)pg/mL]及化疗联合手术组[n=15,(46.4±7.8)pg/mL]的CSF-DKK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化疗无效组的CSF-DKK1水平无明显变化[n=13,(89.1±25.7)pg/mL,P>0.05]。结论 NB患者脑脊液中DKK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NB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8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及细致的观察、护理。结果 98例患者中78例基本痊愈;遗留失语及肢体活动障碍者14例;死亡6例,无医疗纠纷出现。结论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质量,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正POCD是指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术后出现记忆力、抽象思维和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临床上表现为焦虑、精神错乱、学习记忆能力损害、人格改变等[1]。POCD的发病机制未明,其风险主要与手术因素:如长时间或大型手术,术中或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麻醉因素:如长效麻醉药,内环境明显紊乱,低氧低灌注导致的器官缺血,术中或术后的麻醉相关并发症;以及高龄等  相似文献   
5.
6.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根治遗传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最重要的手段,然而配型成功率低、易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具有细胞来源广、可直接从患者自身获得、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造血祖细胞的优点。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发展,靶向修复患者iPSCs从而治疗遗传疾病已成为可能。本文就iPSCs在遗传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方式急救,研究组应用护理路径措施急救,观察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7.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2.50%,P<0.05;且研究组抢救费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护理路径措施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部分外显子突变序列在不同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特征与关系。方法对71例血液科住院患儿(含46例急,tg白血病和25例非白血病患几)的外周血标本,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I。)高发突变的htert基因15号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分析序列特征、突变与疾病的关系。结果71例血液系统疾病患儿htert基因15号外显子序列分析中,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未发现该区域的突变。25例非白血病患儿中,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发现5号染色体1254714位置碱基C杂合突变为A,该位点距离htert基因15号外显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91bp。结论成人AML患者htert基因高突变区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突变率低; htert基因杂合突变可能与端粒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酒精性心肌病的病理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 ,以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本科室确诊的60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顺利出院。1年后,戒酒组患者心脏变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脏功能恢复较好,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2.38%;非戒酒组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脏功能均继续恶化,病死率44.44%,戒酒组预后效果以及病死率明显优于非戒酒组。结论酒精性心肌病是可以逆转的,其关键是戒酒,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劝导该类患者及时戒酒,能有效改善其病情,防止恶化。  相似文献   
10.
RNA干扰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逆转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小片段干扰RNA(siRNA)在肝癌细胞内诱导RNA干扰(RNAi),抑制端粒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在体外进行RNAi对肝癌治疗的试验研究。方法 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siRNA-hTERT),转导入肝癌细胞7721,在瘤细胞内诱导RNAi,采用流式细胞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siRNA处理前后细胞增殖及hTERT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siRNA-hTERT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达37.5%;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明显减少,G1/G0期细胞显著增加;hTERT基因的mRNA表达由99.4%下调到53.1%,其蛋白表达由86.3%下调到46.6%。结论 RNAi在体外明显抑制了肝癌细胞中hTERT基因的表达和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