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7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Fas T-Fix缝合器在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as T-Fix缝合器在关节镜下对28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患者进行全内半月板缝合手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根据Barrett et al临床愈合标准评价:25例临床愈合;3例未愈合,二期行半月板切除术。末次随访时,28例患者Lysholm评分由术前43~65(57. 8±6. 3)分提高到87~96(93. 2±2. 7)分(P 0. 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 T-Fix缝合器缝合修复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4.
我们对1998年参加体检的地质职业学校学生139人(18~21岁)、在职中轻年干部(25~45岁)283人和离退休干部(65~80岁)123人的HBsAg与ALT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报  相似文献   
75.
分析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整体情况和教学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选拔准入标准、完善培训制度和优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提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6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宫颈常规检查发现外生性肿物,肿瘤直径为0.9~3.0 cm,平均直径为(1.5±0.2)cm,肿瘤镜检影像、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特征明显。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病变转移率较低,预后效果较佳,早期诊断多借助组织病理学分析与免疫组化标记法,临床诊断需要鉴别区分其他宫颈良性肿瘤与腺癌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变异型外显子‐6(CD44‐v6)、整合素β1与根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胰腺癌患者,比较CD44‐v6、整合素β1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其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CD44‐v6、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和CEA、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年龄较大、分化程度低、有远处转移、侵犯血管的胰腺癌患者CD44‐v6和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较高( P <00.5),而不同性别、肿瘤直径和是否有淋巴结侵犯的患者术后CD44‐v6,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 P >0.05);胰腺癌患者 CD44‐v6、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与 CA19‐9、CA125、CEA呈显著正相关( P <00.5)。【结论】CD44‐v6、整合素β1在预后较差的胰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标志物水平正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降逆抑酸和胃方合并针灸兼穴位外敷法治疗胃-咽返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咽返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西药雷贝拉唑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予内服中药降逆抑酸和胃方合并针灸兼吴茱萸粉外敷足三里治疗胃-咽返流综合征。结果:在临床治愈率方面,治疗组62.5%,对照组2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服中药降逆抑酸和胃方合并针灸兼吴茱萸粉外敷足三穴治疗胃-咽返流综合征,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在全球国际化进程的要求之下,我国医学领域各专业都开展了多种模式的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本文以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为例,比较和分析了澳大利亚与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设备及师资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认识这些差异无疑将会加快中-澳在检验医学领域联合办学的进程,进而促进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ACL损伤患者分为LARS组和自体腘肌腱( ST/G组)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6、9、18个月的Lysholm评分、主客观IKDC评分、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及骨隧道扩大情况的差异。结果LARS组扶拐下地时间、弃拐行走时间、恢复运动时间3项指标均显著短于ST/G组(P<0.05)。与术前相比,2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术后3、6、9、18个月均显著好转(P<0.05);术前2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6、9个月LARS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显著优于ST/G组,至术后18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末次随访时,LARS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 ST/G 组(P <0.05);LARS 组优良率93.33%高于 ST/G 组的76.67%,但差异不显著(P>0.05)。 LARS组共6例患者出现骨隧道扩大,ST/G组14例患者出现骨隧道扩大,ST/G组出现骨隧道扩大率显著高于LARS组(P<0.05)。结论韧带增强重建系统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较自体腘肌腱重建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的恢复,同时提高术后疗效及降低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