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01.
黄昌林  余占洪 《人民军医》2006,49(8):441-443
目的:调查渡海400m障碍训练伤伤情分布情况,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度参加渡海障碍训练官兵7129例进行伤情调查,并分析训练伤类型分布、时间段分布、人群分布。结果:全年发生训练伤1091例,总发生率15.3%,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渡海障碍训练伤548例,占全部训练伤的50.2%;军龄〈1年的发生率12.7%,显著高于军龄〉1年的4.9%。结论:严格执行“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对提高官兵身体素质,降低训练伤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训练模式对跟腱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昌林  张建党  薛刚 《人民军医》2004,47(9):499-501
目的:探讨训练模式对跟腱生物力学塑造改建的特点,以期为预防军事训练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在特制的兔跑跳装置中,采用不同负荷和时间的训练模式对成年兔进行训练,切取跟腱及其末端区进行组织学、超微结构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无论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跟腱在训练第4周存在结构薄弱期,且训练负荷比训练时间的影响更明显;生物力学测试。训练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Ⅰ组差异不显著,到训练4、6、8、10周时差异显著(P<0.05),并且逐渐增大。实验Ⅱ组训练4、6、8、10周时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但至6周时达最高点,8周、10周又逐步下降;实验Ⅲ组与实验Ⅱ组类似,2、4周逐渐上升,并于4周达最高点,6周、8周、10周逐步下降。结论:过度负荷是跟腱损伤或发病的主要原因,减轻训练负荷,有助于减少跟腱训练伤。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着重研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四肢脊椎火器伤的后续治疗问题。 一、一般统计 历次战争统计,四肢伤约占伤员总数的60%左右。去春自卫还击战不同地区统计分别为63.5%,47.7%及51.7%。据部分资料统计,其中弹片伤占53.6%,枪弹伤40.9%,其  相似文献   
104.
105.
总结 3例少见的膝关节髌下滑膜皱襞综合征 ,对该疾患的病史、诊断及治疗进行了阐述 ,认为关节镜可以确诊 ,关节镜下和联合小切口手术切除病变皱襞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在军事训练以及交通事故、生产劳动中 ,髌骨骨折比较多见 ,我院骨科自 1995~ 1998年收治髌骨骨折中 ,36例进行了一枚螺丝钉固定 (单钉固定 )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6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2 9岁。军人 13例 ,工人 14例 ,农民 9例。开放性外伤骨折 8例 ,闭合性骨折 2 8例。军训伤 12例 ,车祸伤 8例 ,跌伤、摔伤 12例 ,砸伤 4例。骨折类型 :横形 17例 ,斜形 9例 ,粉碎形 10例。受伤至就诊时间 30 m in~ 2 8h,平均 3.2 h。二、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 ,根据全身及局部情况 ,决定对髌…  相似文献   
107.
<正>运动性疲劳是机体进行运动训练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限制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适度疲劳给以合理的恢复可促进人体功能水平的提高,然而过度的运动性疲劳不及时消除会引起运动性疲劳积累,不仅无助于提高人体功能水平,而且可能形成过度训练症候群,最终损害人体健康[2]。目前,抗疲劳多采用药物治疗或刺激肌肉组织,在效果上各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应用科学简便的方法缓解疲劳,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预防损伤的发生,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其入院前有无服用他汀类药物,并结合其有无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参照组(血流正常,60例)和试验组(慢血流,5例).总结分析两组与服药史的相关性.结果:65例AMI患者PCI术治疗时,5例出现慢血流现象,发生率7.69%.试验组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更少,差异满足统计要求(P<0.05);但二者对比使用其他常用心血管疾病药物的数据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AMI进行PCI术治疗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积极预防和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的现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不同间动周期中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士兵体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性新兵,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刺激A组、刺激B组、刺激C组,每组30名.4组均进行为期5周的强化训练(每周一至周六训练6d,周日休息1d)以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刺激A、B、C组于每天训练结束后给予经皮肝区中频脉冲电流(频率1024Hz,电流强度≤80mA)康复治疗,间动周期分别为0.5、1.0、2.0s,对照组不进行脉冲电流刺激.4组均于第1、3、5周的周日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血乳酸(LAC)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于同日测试各组士兵3000m跑步成绩.结果 第1周末4组FP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周末3个刺激组FP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刺激B组显著高于刺激A、C组(P<0.01),刺激A、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1、3、5周末各刺激组血清ALT、AST、LDH活性及LA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刺激B组显著低于刺激A、C组(p<0.05,P<0.01),而刺激A、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1周末4组3000m跑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周末各刺激组3000m跑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刺激B组短于刺激A、C组(P<0.05,P<0.01),而刺激A、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间动周期中频脉冲电流可明显减轻运动性疲劳所致的肝损伤,促进体内能量生成,加速乳酸清除,提高运动耐力,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其中以频率1024Hz、间动周期1.0s的中频脉冲电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应用唑来磷酸治疗联合运动训练对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去势组以及治疗组3组,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剩余2组行卵巢切除术。正常对照组、单纯去势组自由活动,治疗组术后每日行跑步训练,同时给予唑来磷酸治疗,给予皮下注射唑来磷酸0.5 mg/kg·d。术后12周分别做所有动物的骨组织病理学检测,测量腰椎骨密度以及血清中钙磷离子、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结果腰椎骨密度测定显示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去势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钙离子、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去势组;腰椎椎体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治疗组骨小梁质量优于单纯去势组。结论唑来磷酸联合运动训练对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有着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