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复方冬红合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作用。方法:分别用稀释度为1∶800~1∶200的复方冬红合剂培养液孵育兔主动脉的VSMCs;用MTT法检测VSMCs的增殖,以划痕实验检测其移行状态;用PI-AnnexinⅤ双标记及caspase-3检测细胞的凋亡状态,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①复方冬红合剂可抑制VSMCs增殖,其抑制作用随稀释度降低而增强,并在稀释度为1∶200时最为显著(P0.05);②复方冬红合剂可抑制VSMCs移行,其抑制作用也随稀释度降低而增强,并在稀释度为1∶200时最显著(P0.05);③复方冬红合剂并不导致VSMCs凋亡。结论:复方冬红合剂可能通过抑制VSMCs的增殖和移行,而并非经调节其细胞凋亡,来发挥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膕)静脉外肌袢松解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于2000年1月-2008年12月为19例曾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胭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术后3~11年再次出现下肢慢性静脉不全,并经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为肌袢粘连的患者行肌袢松解术.结果 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下肢浅静脉曲张消失,肿胀缓解.7例慢性湿疹患者痊愈.16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6±10)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慎重选择(膕)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密切随访已手术患者.对肌袢粘连患者建议行(膕)静脉肌袢松解术以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对非血栓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发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数据库,记录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在非血栓性下肢CVI中的发生率、静脉造影特征及其主要的治疗方式.结果 1594例CVI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中136例诊断为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占左下肢非血栓性CVI的17%(136/817).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症的特异性较高.39例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患者经髂静脉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并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是导致左下肢CVI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疗左下肢CVI时,应重视左髂静脉压迫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4.
Palma—Dale手术治疗髂静脉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髂静脉闭塞的外科治疗.方法:1986~1998年,采用Palma-Dale手术治疗单侧髂静脉闭塞症患者共10例.结果:7例(7/10)获得长期随访,平均随访85个月.术后患肢肿胀、胀痛明显改善,静脉性跛行消失.3例溃疡复发(3/5),其中2例经植皮和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后溃疡愈合.结论:Palma-Dale手术宜慎重且合理地选择病例.Palma-Dale手术应在患肢闭塞段远侧深静脉主干瓣膜和肌肉泵功能尚未被破坏之前施行;在主干静脉瓣膜已被破坏时,宜考虑同时作瓣膜重建术.  相似文献   
105.
改良浅组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严重闭塞症三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下肢动脉严重闭塞症的新方法。方法对3例下肢动脉严重闭塞症患者施行改良浅组静脉动脉化手术。患者平卧位,全身麻醉。首先在大腿部解剖游离有搏动、能够作为流出道动脉备用的股动脉;于踝部内侧,沿大隐静脉走向行约3 cm的纵行切口,游离大隐静脉,并检查管腔和管壁条件是否适合流入道重建。然后从大腿根部至小腿下1/3处切取大隐静脉作为移植材料,仔细检查大隐静脉是否渗漏。最后将大隐静脉反向,用6-0 proline缝线于股动脉作端侧缝合,完成流入道重建;远端移植段大隐静脉与踝部大隐静脉用7-0 proline作端侧缝合,完成流出道重建。结果3例中2例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失败,作膝上截肢。结论只要大隐静脉长度和口径合适,改良浅组静脉动脉化手术的操作简便且疗效好,是下肢动脉严重闭塞症救肢的一种可选择的新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6.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tombotic syndrome,PTS)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患肢除明显的肢体肿胀外,浅静脉曲张明显,足靴区可因皮肤营养障碍出现慢性湿疹、色素沉着,甚至郁积性溃疡,严重时溃疡经久不愈,使肢体处于病废状态.美国每年因本症直接花费2亿美元,间接损失可导致每年丧失200万劳动日.鉴于PTS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复杂,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是学者们研究的世界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7.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07例(共268条肢体),男91例,女116例,按照国际静脉联盟CEAP分级,C2:268条肢体,C3:56条肢体,C4:101条肢体,C5:23条肢体,C6:18条肢体。分别采用单纯激光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和股静脉瓣膜包窄术等不同方式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75例,随访率84.5%,平均随访(10±5)个月,早期并发症包括皮下淤血、青紫178 (66.42%)条肢体,皮肤灼伤56(20.90%)条肢体;中期并发症为有压痛的条索或硬结235(87.69%)条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28(10.45%)条肢体,皮肤麻木、疼痛15(5.60%)条肢体。远期并发症包括大隐静脉主干再通4(1.49%)条肢体,曲张静脉残留或复发13(4.85%)条肢体,活动后肢体肿胀6 (2.24%)条。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可靠。皮下淤血、青紫以及有压痛的条索或硬结等并发症,多在术后3个月内缓解,规范化手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能有效减少术后局部曲张静脉复发和大隐静脉主干再通。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纤溶激活与管壁重塑变化,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股静脉血栓模型,检测术后1、2、4、8和12周管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表达规律;计算内弹力膜阳性率,中膜胶原纤维阳性率,中膜细胞核密度,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结果 术后2、4周tPA内膜阳性率高于中膜[(55.58±6.42)%比(37.66±5.73)%;(62.71±4.93)%比(41.26±8.25)%,P<0.05],而uPA阳性率则以中膜为主[(43.08±5.06)%比(59.26±4.08)%;(46.85±5.03)%比(59.17±4.00)%,P<0.05];术后4、8、12周内弹力膜阳性率和中膜细胞核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降低和升高(P<0.01),中膜胶原纤维阳性率无明显变化;术后12周血管周径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增高(P<0.01).结论 血栓形成后早期静脉壁内存在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tPA通过降解弹性纤维、uPA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共同参与了管壁重塑的调控,两者可能在PTS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血管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从2003年6~11月,应用DIOMED 810nm激光结合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21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23岁(31~73岁),平均病程15.26年(5.5~40年),共27条肢体。患肢均有浅静脉曲张;下肢肿胀13条;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11条;溃疡或溃疡已经愈合4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例11条肢体,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3例16条肢体。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存在浅静脉返流。16例行下肢浅、深静脉顺行造影,发现深静脉Ⅱ度以上返流8例,共11条肢体。  相似文献   
110.
报告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瘘48例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采用瘘管结扎和病变切除;瘘管结扎、病变切除和血流重建;分期分段瘘管结扎三种手术方法。结果:本组除4例失随访外,其余44例已平均随访5.8年。疗效良好者20例,占45.4%;好转16例,占36.3%。总有效率达81.7%。结论:作者认为,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能对诊断和施行手术提供可靠依据,痿管结扎和病变切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