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441.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认知缺损和精神病性症状会导致其职业和社会功能降低。目的评估中国精神分裂症男性住院患者的神经认知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社会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51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40例患者最终完成了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中文版、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CGI-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字母-数字排序以及香港文字记忆学习测试等项目的评定。结果患者PANSS量表的3个临床分量表的分值和社会功能总体评估(PSP总分和CGI-S分值)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患者的神经认知测定结果与症状或社会功能状况均无关。结论对于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临床症状的严重度—而非神经认知缺损程度,与其社会功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2.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与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其因子分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72例抑郁症患者被纳入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在基线期、第2、4、6、8周末对患者予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估。结果博乐欣组对于体质量因子分的影响较怡诺思组早,在第2周末两者有差异(Z=3.16,P<0.01),其后两组无差异;博乐欣组对于认知因子分的影响比怡诺思组早,第6周末开始出现这种差异(Z=2.43,P<0.05),一直持续到用药的第8周末(Z=2.12,P<0.05);两药对于HAMA及其各因子分影响与怡诺思组无差异。结论博乐欣对患者总体抑郁症状具有稳定持续的疗效,且至少与怡诺思的疗效相一致,但对于体质量及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明显的患者博乐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43.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外周血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水平与双相障碍、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的关系.方法 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并比较双相障碍组(61例)、双相躁狂组(29例)、双相抑郁组(32例)和对照组(61名)外周血白细胞BDN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Young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蛋白浓度与HAMD17和YMRS评分的关系.结果 (1)双相障碍组BDNF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0.0077±0.0019)较对照组(0.0096±0.0028)下降(t=-3.74,P<0.01);双相躁狂组(0.0081±0.0023)、双相抑郁组(0.0073±0.0024)与对照组3组间BDNF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5,P<0.01),且双相躁狂组和双相抑郁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双相障碍组BDNF血清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t=-2.90,P<0.01);双相躁狂组、双相抑郁组与对照组3组间BDNF血清蛋白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P<0.05);双相躁狂组和双相抑郁组BDNF血清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双相躁狂组与双相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双相躁狂组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蛋白浓度与YMRS评分未见相关(P>0.05),双相抑郁组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蛋白浓度与HAMD17评分未见相关(P>0.05).结论 双相障碍与BDNF水平下调可能相关,这种下降贯穿于躁狂相和抑郁相,而且BDNF的变化不会因双相障碍患者极性的变化而处于两极状态.  相似文献   
444.
外伤性肝破裂4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 《广西医学》2012,34(5):641-64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方法,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5例,行手术治疗37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单纯缝合修补和清创缝合修补13例,明胶或大网膜填塞褥式缝合15例,不规则性肝部分切除9例,其中2例加行肝周纱布填塞术,2例加肝动脉结扎术.结果 治愈率为92.9%(39/42),死亡3例,1例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应准确判断伤情,以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合理的治疗措施及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5.
黄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62-163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9年2月在本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16/9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5%(82/97)、52.6%(51/97)、41.2%(40/97).结论 合理的术式选择结合术后辅助化疗,对提高进展期胃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6.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对女性青年注意力的影响,分析基于计算机的认知训练对MA依赖女性青年注意力的干预效果。方法:2021年5~8月,选取四川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64名戒断期MA依赖青年作为MA依赖组,选取年龄、教育水平与之匹配的53名普通女性青年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教育水...  相似文献   
447.
目的:构建适用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抗菌药物医嘱干预工具,并验证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问询法,建立医嘱干预工具,并将纳入2022年2—12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ICU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药师按照干预工具相关内容对实验组患者医嘱进行干预,比较2组病例基线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 AUD)以及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结果: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0%及82.61%;两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910,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46、0.403。最终确立了5个一级条目,29个二级条目。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无差异,实验组AUD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抗菌药物使用金额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ICU抗菌药物医嘱干预工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同时展现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8.
目的 比较髌上与髌下两种入路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探讨不同入路对胫骨骨折治疗的效果差异,分析术后膝前疼痛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门市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髓内针治疗的胫骨干骨折共143例。髌上入路(A组)74例,其中男39例,女35例;年龄34~55岁,平均(41.56±3.24)岁。髌下入路(B组)69例,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龄30~56岁,平均(40.56±5.54)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48 h隐性失血量、住院天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不同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0个月,平均(8.31±1.21)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除3例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深部组织感染、内固定失效、皮肤坏死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  相似文献   
449.
童婧  杨德盈  张倩  李志新  董子舒  刘红宁  黄佳 《中草药》2024,55(9):3202-3216
人参皂苷是一类具有丰富药理活性的重要天然产物,常见的类型包括达玛烷型(protopanaxadiol type,PPD-type/proto-panaxatriol type,PPT-type)、齐墩果烷型(oleanane type,OA-type)和奥克悌隆型(ocotillol type,OCT-type),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UDP)依赖的糖基转移酶(UDP-glycosyltransferases,UGTs)是催化人参皂苷生成的关键酶,对人参皂苷结构的形成及药理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人参皂苷的分布、结构多样性和生物合成途径,并基于几种常见人参皂苷类型重点阐述了与糖基化反应相关的UGTs,以期为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0.
目的 研究发现,绞股蓝皂苷不仅具有抗炎、抗衰老等多重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保护其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拟探讨绞股蓝皂苷对C2C12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 完全培养基培养C2C12细胞,细胞增殖贴壁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绞股蓝皂苷的分化培养基诱导细胞分化,每个浓度均设置3个复孔;第5天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计算细胞的分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成肌标志物MYF5和MyoD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MyoD1的表达,Image J软件计算肌管融合指数。结果 诱导C2C12细胞分化的第5天可见细胞分化为典型的肌管形态,10 mg/L和5 mg/L的绞股蓝皂苷浓度干预下的MYF5和MyoD1的表达较为显著,且肌管融合指数更高,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绞股蓝皂苷可促进C2C12细胞的成肌分化,以10 mg/L和5 mg/L的浓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