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顾健腾  陶国才  鲁开智  文欣荣 《重庆医学》2005,34(9):1378-1379,1382
目的研究无肝期前后与异丙酚代谢相关的UGT1A6在大鼠小肠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初步阐释异丙酚无肝期肝外代谢特点形成的原因.方法 1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5只/组),A组为对照组,B组阻断肝门30min,C组阻断肝门60min,截取各组大鼠小肠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UGT1A6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小肠组织UGT1A6的基因表达水平B、C组明显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小肠组织UGT1A6基因表达在无肝期比无肝期前增多,这可能是异丙酚无肝期肝外代谢增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22.
围术期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为临床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在围术期可用于防治高血压、控制心律失常、治疗慢性心衰、保护和改善心肌功能,从而增强手术耐受力,提高术后生存率。现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部脑氧饱和度、肺顺应性、炎性应激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诊治行肺叶切除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氟醚预处理(单肺通气前预先吸入1.0%~2.0%七氟醚30 min),比较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15 min(T1)以及双肺通气15 min(T2)3个时间点两组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 两组T0时刻左侧rSO2、右侧rSO2、Cdyn、ICAM-1、TNF-α、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刻左侧rSO2、右侧rSO2及Cdy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时刻ICAM-1、TNF-α、MDA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刻,且T2时刻水平显著高于T1时刻,观察组T1、T2时刻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T1、T2时刻两组SO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有效改善单肺通气肺缺血再灌注患者局部脑缺氧状态和肺顺应性,减轻炎性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24.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是目前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趋势 ,符合降低医疗费用和外科创伤这种“微创伤外科”潮流。我院从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月共施行 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8例病人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5 0~ 72岁 ,体重 5 2~ 74kg。病程 2月~ 6年 ,劳累性心绞痛 4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例。合并高血压病 4例 ,糖尿病 1例 ,有心梗史 1例 ,心衰 1例。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降支单支病变 3例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3支病变者 5例 ,心功能Ⅲ…  相似文献   
25.
顾健腾  鲁开智  陶国才 《重庆医学》2007,36(17):1733-173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42kg,ASAⅡ级.因发热、盗汗6个月,腰背疼痛、双下肢麻木2个月,进行性加重1个月入院,诊断为胸9~12,腰4~5椎体结核.拟在全麻下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前CT及磁共振提示胸9至胸12节段硬膜外腔有冷浓肿形成.X线胸片显示左肺不张.肺功能检查报告:重度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肺容量异常、气道阻力增高.考虑患者一般情况欠佳,肺功能较差,待情况改善后行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的人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人肝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组、单纯缺氧复氧损伤(AR)组、瑞芬太尼(R)组、白屈菜红碱(CH)组和混合(R CH)组,n=6.C组正常培养,其余各组缺氧培养15 h,复氧5 h,然后收集细胞,进行:①肝细胞线粒体的丙二醛(MDA)含量测定;②用Annexin V/PI染色,于流式细胞仪下计数凋亡细胞的百分数;③提取RNA,以PKC mRNA为目的基因,进行RT-PCR,然后电泳,对条带的吸光值进行比较.结果 AR组的MDA含量明显高于C组,R组和CH组的MDA含量介于AR与C组之间(P<0.05).AR组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组,R组和CH组的肝细胞凋亡率介于AR与C组之间(P<0.05).AR组的PKC mRNA转录量明显高于C组,R组和CH组的PKC mRNA转录量介于AR与C组之间(P<0.05),R CH组的PKC mRNA转录量低于C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的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可能与其抑制PKC mRNA的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27.
患者 ,男 ,2 8岁 ,因慢性肾衰、终末期尿毒症、双肾多发性囊肿 ,拟在全麻下行异体肾脏移植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术前Hb 7 2g、血小板 (PLT) 47× 10 /L ,2d前曾解黑大便 2次 ,大便隐血(+ ) ,提示有出血倾向 ,否认颅脑外伤史。入手术室时神志清楚 ,测Bp 2 4 1/17 0kPa(181/12 7mmHg)、HR 12 6次 /mim ,以氟哌利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佩尔地平诱导插管 ,N2 O、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开放肾血管前Bp 2 3 0 /14 0kPa、HR 71次 /min ;开放后Bp有所下降 ,给予 0 0 4%多巴胺静滴 ,血压维持…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安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及手术切皮无应激反应的MAC(MAC-BAR)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以手术切皮为疼痛刺激方法.异丙酚用3mg.kg-1的诱导剂量加53.8μg.kg-1.min-1连续输注.结果:测得安氟醚MAC为1.609Vol%,MAC-BAR为1.736Vol%,与经典值相对照,异丙酚对安氟醚MAC没有明显影响,但能降低MAC-BAR35.5%.结论:异丙酚镇痛作用很弱或没有镇痛作用,异丙酚应用后不必用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即可阻断循环与内分泌反应,用MAC-BAR作麻醉强度指标,能显著减少或基本消除手术中的心血管及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9.
静脉麻醉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多数为多室模型,能否简化并人工输注,本研究探讨其可行性,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中上腹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4组,麻醉诱导:P组静注2.5%硫喷妥钠5 mg.kg-1;F组静注芬太尼4 μg*kg-1;D组静注异丙酚3 mg*kg-1;E组静注依托咪酯0.4 mg.kg-1.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