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486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13篇
  7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 观察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方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和中医推拿对痉挛型脑瘫尖足畸形患儿痉挛程度、踝关节活动度以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干预方案基础上增加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中医针刺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中医推拿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个月;中医针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的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同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D、E功能区评分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估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APROM、GMFM和CSS评分均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的APROM、GMFM和CSS评分分别为(78.72±8.25)°、(79.80±9.95)分和(8.68±1.63)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中医推拿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中医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82.
545例晚期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们在实施“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系列研究”中,曾对54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作了血清学检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卫对象和方法1.l对象545例均为临床确诊的晚血病入,诊断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瞅准进行。男性358例,女性187例,最大的71岁,最小的11岁。1.2方法每例病人均采血清分别做间凝(IHA)、环卵(COPT)、酶标斑点试验(D0t-ELISA)、甲胎蛋白(AFP)和乙肝两对半检测。IHA抗原由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供给。COPT干典和Dot-EI,ISA试剂盒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提供。乙肝两对半试剂盒由北…  相似文献   
83.
杨霞  林桂仁  于铭  夏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665-3667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o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o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血清SFTSV RNA。结果 2012年某院共报告40例疑似病例,经实验室确诊21例,阳性率52.50%。确诊病例中男10例,女11例;病例多分布于丘陵地区农村,16例(76.19%)为农民,以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作业的中老年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6-8月份;多数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蜱虫叮咬史。主要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头晕、头痛、乏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肢体抖动、意识不清、烦躁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WBC、PLT降低,ALT、AST、CK、LDH升高。结论 SFTS病例多发生在夏季,呈散在发生;中老年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尿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及参地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4例 CGN 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实际完成6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0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口服参地颗粒,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 VEGF 和尿 EGF 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1.30%(P 〈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而对照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尿红细胞计数降低不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VEGF 和尿 EGF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1),治疗后两组血清 VEGF 和尿 EGF 水平均下降(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GN 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 VEGF、尿 EGF 水平上升,参地颗粒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 VEGF、尿 EGF 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 VEGF、尿 EGF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立16个科护士长岗位,建立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分层管理.实施6个月后选取呼吸专科和骨科评价效果.结果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与实施后,呼吸专科7项基础护理质量和6项专项质量评分从89.5~99.5分上升至95.5~100.0分;骨科上述质量评分从96.8~100.0分上升至97.0~100.0分.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KD2~5期患者各25例,应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1-4腰椎前后位BMD和T值,检测血清IGF-1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表达。结果 CKD5期患者BMD和T值与体检人群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IGF-1值显著减少(P0.01),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增高(P0.01),且血清IGF-1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673)。结论 BMD测定敏感性较高,是目前早期诊断肾性骨病的较好方法;血清IGF-1值不仅可反应骨转换水平高低,而且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BMD的变化相平行,对CKD患者肾性骨病早期诊治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中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35%(28/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5.88%(2/34)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1.76%(4/34)低,但两组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
90.
总结300例鼻窦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护理.通过对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明确诊断后采取药物治疗和鼻窦置换治疗,在鼻窦置换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鼻窦置换治疗位时取正确体位,细心、认真执行鼻窦置换治疗,及时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指导患儿取得密切配合;鼻窦置换治疗后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确保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