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胰岛素降解酶基因rs1118700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遗传易感性及患者胰岛素抵抗、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186例GDM孕妇和158例葡萄糖耐量正常的孕妇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胰岛素降解酶基因rs1118700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开展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胰岛素降解酶基因rs11187007位点A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基因型孕妇HOMA-IR、外周血CRP、IL-2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A和GG基因型孕妇(P0.05),HOMA-β明显低于AA和GG基因型孕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基因型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00,P0.05)。结论胰岛素降解酶基因rs11187007位点AG基因型在GDM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且与胰岛素功能异常、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可能是GDM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安徽省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变化,为制订符合当地实际的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芜湖市设立国家级和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每年对监测点内人畜病情、螺情及野粪污染情况开展监测,对逐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82 932人次,血检阳性率为1.12%~3.29%,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218.218,P<0.01);血检阳性者均接受了病原学检测,未发现阳性。2015—2019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9 534人次,各年血检阳性率为0.54%~4.86%,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94.286,P<0.01);所有血检阳性者均接受了病原学检测,仅2015年发现1例阳性。2015—2019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逐年查出的有螺面积为438.17~671.27 hm2,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19.48%、活螺平均密度为0.72只/0.1 m2,压碎镜检法和LAMP法检测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15—2019年在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共捡获野粪907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野粪。结论 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呈现低度流行态势,但全市血吸虫病传播的流行因素依然存在。要继续强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加强家畜传染源管控,提高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不断完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和响应体系,推进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23.
清醒俯卧位通气是在意识清醒患者中使用的一种辅助体位通气方式。清醒俯卧位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等。该文介绍了清醒俯卧位通气的定义、适应证、禁忌证、启动与终止时机、重点监测内容、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难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某医院加强门诊导医服务台感染管理,提高导医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采取正确恰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方法针对导医服务台感染危险因素,落实相应管理控制措施。结果总结出门诊导医服务台感染控制的4项管理措施:(1)提高导医服务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观念;(2)提高导医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有效切断患-医-患的感染链;(3)加强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4)规范传染病高发期预检分诊工作。从而提升了导医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做好职业防护的意识,有效减少了职业危害性。结论加强和有效规范医院门诊导医服务台感染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常诱发、合并高血压的发生,伴有心脏结构的改变[1~3].本文旨在研究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揭示其中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6.
肖学凤  高岚  孙瑜  张军平  乔晓莉  韩亚朋 《中药材》2007,30(12):1558-1560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灌胃口服鱼腥草挥发油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含量。结果:小鼠灌胃口服鱼腥草挥发油5.0 g/kg的组织分布实验表明,气管药物浓度最高,其次依次是肠、肝、肾、心、血、脾、肺、脑、肌肉;而给药7 h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已下降90%以上。结论: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主要分布于气管、肠、肝、肾组织中,本实验为鱼腥草的合理使用及二次开发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大鼠灌胃给药,取血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结果]大鼠灌胃黄连解毒汤后,体内栀子苷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动学参数为:分布速率常数(α)=(0.03±0.01)/min,消除速率常数(β)=(0.000 6±0.000 2)/min,二室模型分布相的半衰期(t1/2α)=(79.02±22.38)min,二室模型消除相的半衰期(t1/2β)=(13 031.81±8 817.76)min,达峰时间(T(peak))=(99.46±28.73)min,血药峰浓度(Cmax)=(5.02±1.52)mg/L,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69 334.66±15565.92)mg/(L·min).[结论]明确了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齐齐哈尔地区高血压病人治疗情况及血压、心、脑、肾、大血管损害情况的2年的跟踪调查,观察不同的降压药物对患者降压达标率,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对齐齐哈尔地区确诊为高血压病者523人根据服药情况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对这三组病人血压情况、靶器官损害情况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肾功等进行评价,同时还进行了组别之间的经济学评价。结果A组在血压控制达标率,保护靶器官方面均优于B、C组,A、B、C三组在长期服用的药物价格上依次减少,但住院率、恶性事件顺次增加。结论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更强调合理和规范。本研究中A组使用了良好的规范的降压药物从而大大减低了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率,获得了良好的价效比。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抗感复方不同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与其解热、抗炎效应比较。[方法]以阿司匹林、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用酵母致大鼠发热、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不同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应。[结果]复方水提物解热抗炎效应均明显,水提液经絮凝澄清剂(ZTC)1+1絮凝剂处理后解热效果明显。[结论]单从活性成分含量高低简单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30.
β-环糊精包合五味子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含五味子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综合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对研磨法、超声法和饱和水溶液法进行比较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饱和水溶液法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采用显微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及稳定性考察。[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1∶10,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1h。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分别为82.57%、93.88%、9.39%,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且挥发油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包合后制剂稳定性增强。[结论]确定了五味子挥发油的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包合物制剂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