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骨节病病因未明,曾是严重影响我省病区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之一。河北省病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承德、张家口两市的山区乡村,为了严密监视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以便顺利进行防治工作,按照2000年新一轮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4月份我们对我省大骨节病重病区丰宁县二道河村国家级监测点和省级监测点围场县35号村进行了病情监测。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7~12岁在校儿童。1.2监测内容、方法对7~12岁在校儿童登记,做临床检诊并拍右手X线片。1.3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统一的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2.
回顾性分析2002-06/2005-12本科收治的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5~26岁.X射线平片显示无股骨髁部发育异常.Lysholm评分移植前平均(75.5±4.7)分.分别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移植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髌骨倾斜试验对称.髌骨轴位X射线平片显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10例,髌骨轻度半脱位1例.移植后Lysholm评分平均(94.8±2.6)分.自体肌腱游离移植重建髌股韧带是治疗复发性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正>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锁定钢板(LCP)联合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干骨折骨不连14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65~81岁,平均73.2岁。14例均于受伤后3~8d在本院或外院接受第一次手  相似文献   
24.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2年5月-2006年1月,对26例踝关节周围及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最大为14 cm×7 cm,最小为6.5 cm×5.5 cm,平均9.3 cm×6.1 cm;蒂长3~7 cm,蒂宽3~4 cm,表面均保留1.5~2 cm宽的皮桥行明道转移.结果 25例皮瓣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满意;1例皮肤坏死,但皮下组织部分存活,经游离皮片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源是老鼠等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跳蚤类,肺鼠疫也可通过呼吸飞沫传染。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属甲类传染病。20世纪90  相似文献   
27.
胫后血管间隙支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供9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内侧骨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2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患者均采用切取该骨膜瓣移位于骨折处。结果 23例患者经切开复位固定、该骨膜瓣移位术治疗,术后骨折部血供良好,骨折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现象。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由于该骨膜瓣较厚,血运丰富,供体量大,能够较好的促进骨的愈合。特别对于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率较高的胫骨中下1/3骨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8.
小腿带皮神经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跟部,踝部,足背部,膝下皮肤缺损并骨与肌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带腓肠或隐神经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或顺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踝部,足背部,膝下刨面8例,蒂宽3~4 cm,蒂长3~7 cm,皮瓣最大14 cm×7 cm,最小8 cm×5 cm,随防1.5~14个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浅表坏死2 cm,后经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静脉回流受阻,经多个小切口减压,脱水,抬高等治疗后好转.随访结果足内外侧麻木缩小,感觉好转,皮肤质地,弹性,饱满度良好.结论皮瓣切取简单,不需吻合血管,手术省时便捷,皮瓣血供好,为足跟部,踝部,足背部,膝下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表达人 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体外感染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系 U2OS,并鉴定LMP-1基因在U2OS中的表达。方法:以K562细胞的cDNA为文库,采用PCR方法对 LMP-1进行扩增,通过TA克隆与 pGEM-T载体连接并DNA测序。双酶切后并将目的基因插入至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track-CMV,对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行双酶切和 DNA测序鉴定,并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dtrack-CMV-LMP-1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线性化pAdtrack-CMV-LMP-1,在 BJ5183菌内完成与骨架质粒 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 Ad-LMP-1。通过脂质体介导,在 HEK-293A细胞内包装出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 Ad-LMP-1,大量扩增、纯化并测定滴度。用 Ad-LMP-1感染OS细胞系 U2OS,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 LMP-1在 U2OS 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穿梭质粒 pAdtrack-CMV-LMP-1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证实转染了 pAdtrack-CMV-LMP-1质粒的 HEK-293T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 和 Western blot 验证了LMP-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扩增、纯化,Ad-LMP-1滴度达到1.5×109 pfu/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感染的 U2OS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 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重组腺病毒感染U2OS后,LMP-1的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人 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采用急诊手术、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 (简称空心钉 )治疗股骨颈骨折 72例 ,其中获得完整资料随访 6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9例中 ,男 4 2例 ,女 2 7例 ,年龄 18~ 85岁 ,平均 5 0 5岁 ,老年患者均为轻微外伤所致 ,年青患者大多为暴力损伤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5~ 4 6h ,平均 2 5 5h ,按骨折部位分型 :头下型 6例 ,头颈型 12例 ,经颈型 2 4例 ,基底型 2 7例 ;按Garden分型 :Ⅰ型 4例 ,Ⅱ型 19例 ,Ⅲ型2 8例 ,Ⅳ型 18例。1 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骨科牵引床上复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