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共卫生机构网络化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以后,人们对于公共卫生信息化工作极为重视,作为信息化工作基础的网络化建设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网络化建设为例,通过对网络规模,网络设计的目标、功能,网络实现的总体架构,网络具有的特点进行论述,指出了新形势下公共卫生机构网络建设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42.
韩冬  赵秋菊  周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386-1387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在口服瑞格列奈1.5mg/d基础上,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比较4周后两组8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门冬胰岛素30组早晚餐后2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人胰岛素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两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相似文献   
43.
韩冬  王自能 《广州医药》2010,41(5):9-12
子宫腺肌症(uterine adenomyosis,UA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向肌层良性浸润的激素依赖性疾病。它可引起痛经、月经异常和不孕等症状,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近年来,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关于UAM发病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Bergeron等研究认为UAM发病机制有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44.
有备无患     
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砭有备无患@孙泽良 @韩冬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通过血管内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及本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35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分别进行了经股动脉插管,将血管扩张药、溶栓药及抗凝药、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治疗后口服维生素D及钙片。结果 经治疗的35例46髋患者中疼痛消失或缓解占9r7.82%,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增粗,细小动脉侧支循环增多。结论 经股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恢复髋关节功能,促进新骨形成及死骨修复起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6.
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作为研究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病程发展、药物疗效和治疗手段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心肌纤维化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常见的压力超负荷、外源性活性因子诱导和缺血诱导心肌纤维化模型方法进行汇总,对各类模型的造模方法、作用机制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希望为创建并完善更加准确的心肌纤维化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CT影像在椎间盘突出诊断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方法:采用案例比较的方法,比较CT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差异,以进一步确定其病症。结果:经过比较常发现CT影像的诊断只能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有些病情与CT影像有差距。结论:在椎间盘突出CT影像诊断治疗中要与临床诊断相结合,以更好地针对病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8.
<正>腋动脉是上肢的主要动脉干,是锁骨下动脉的直接延续,其分支变异较多[1]。在目前国内解剖学教材中,仍以腋动脉6支型为标准类型,即以胸小肌为界分为3段,第1段为胸上动脉,第2段为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第3段为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2]。在临床解剖学实验操作中,本组对一中年男尸进行解剖操作时,发现其双侧腋动脉在第3段存在多分支共干变异,经查阅文献,发现此种变异十分罕见,为完善人体解剖学数据资料,以期为临床上腋动脉及其他血管的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生存42例,死亡4例。颈椎损伤病人早期漏诊5例,因未及时行颈椎X-线平片或CT检查,致死亡1例。截瘫1例。颅骨牵引继发硬膜外血肿或原血肿加大者4例,新增血肿多在颅骨骨折处,而颅骨骨折多因入院未行CT骨窗扫描漏诊或被忽略,致死亡1例。吸取上述经验后,对5例颅颈复合伤病人一经确诊即与骨科同台早期手术。结论对颅颈复合伤病人,早期行颈椎CT、X-线平片检查及头颅CT骨窗扫描可减少颈椎损伤及颅骨骨折漏诊率。早期脑外科与骨科同台手术,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0.
自制凹槽梯形枕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而抬高患肢垫枕的形状及使用材料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将棉被、衣物或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但存在患肢易滑落、高度不固定、大腿下部易悬空而感觉不适甚至疼痛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采用自制凹槽梯形枕用于30例急性DVT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