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6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482篇
内科学   292篇
皮肤病学   26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845篇
预防医学   368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314篇
  7篇
中国医学   451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 对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作为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候选载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以破伤风类毒素(TT)与rCTB为蛋白载体的黏膜投递型疫茸的免疫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具有五聚体结构的rCTB.再将rCTB五聚体蛋白利用化学方法(ADH方法)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GAMP)耦联,获得多糖蛋白结合物GAMP-rCTB,并将其与TT为蛋白载体的A群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物(GAMP-TT)以滴鼻和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并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 以rCTB和TT为载体的A群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物,通过黏膜投递途径均可在血清中产生相对较高的多糖特异性IgG抗体,在肺部盥洗液和小肠黏膜也产生了相应的特异性IgA抗体.结论 rCTB和TT均可作为黏膜投递型多糖结合疫苗的候选蛋白载体.以rCTB为载体的多糖蛋白结合物,黏膜途径可能在免疫功能方面优于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42.
HLA-DRB1、DQB1基因与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HL A- DRB1、DQB1位点基因在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对 6 1例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 5 7名正常对照进行了 HL A- 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 ,并分析了 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V组 DR4、DRB1* 14 (* 14 0 1、* 14 0 4、* 14 0 5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分别 <0 .0 5及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PV组 DQB1* 0 5 0 3、DQB1* 0 30 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均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对 DR4阳性样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 ,PV组中 DRB1* 0 4 0 3、DRB1* 0 4 0 6频率显著增高(Pc<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V患者组单倍型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频率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可能是汉族人 PV推测的易感单倍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构建藏羚羊大脑皮质组织的cDNA文库并鉴定文库质量。方法:提取藏羚羊大脑皮质组织总RNA,经oli-gotex试剂盒纯化得到mRNA。利用SMART技术,使用含有SfiIB酶切位点的oligo(dT)引物和含有SfiIA酶切位点的SMARTIV寡核苷酸在PowerScript逆转录酶作用下运用mRNA5′末端的模板转换方法合成cDNA第1链。利用LDPCR扩增cDNA,经SfiI(ⅠA和ⅠB)酶切后,通过CHROMASPIN-400柱进行分级分离去除<500bp的片段,再同经SfiI酶切的λTripIEx2载体连接,体外包装后转染到大肠杆菌XL1-Blue宿主菌中,进行文库滴度和重组率的测定,然后扩增文库并随机挑取10个噬菌斑行PCR反应鉴定插入片段大小。结果:构建的cDNA文库滴度为1.8×109pfu/L,重组率>98%,文库扩增后滴度达8×1012pfu/L,插入片段长度在750~6000bp之间,平均长度为4250bp。结论:文库具有良好的质量,为进一步筛选、克隆藏羚羊大脑皮质组织特异表达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靳慧霞  陈霞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47-1850
  目的  探讨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对视觉质量和细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用眼卫生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前往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定期复查的28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佩戴前、配戴6个月、配戴1年时间点对患者进行眼部专科检查、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Ⅱ, 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测评和眼部菌群检查,比较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视觉质量和眼部菌群的变化。  结果  与配戴角膜塑形镜之前青少年的斯特烈尔比,调制传递函数,9%OV、20%OV、100%OV分别为(0.18±0.04,33.21±4.23,0.72±0.12,0.99±0.19,1.32±0.21),青少年配戴6个月和配戴1年后患者的斯特烈尔比(0.21±0.05,0.24±0.03)和调制传递函数(37.65±5.29,39.01±3.94)均升高,9%客观视力(0.61±0.10,0.53±0.26)、20%客观视力(0.82±0.21,0.78±0.15)和100%客观视力(1.10±0.13,1.00±0.07)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89,6.59,6.52,9.47,8.49,P值均<0.05),而客观散射指数配戴前后(0.99±0.21,1.01±0.07,1.23±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0.05)。与配戴角膜塑形镜前相比,佩戴后患者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显著提高(P值均<0.05),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升至0.36%,大肠埃希菌感染率高达0.7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高至0.36%。  结论  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改善视觉质量,但也会提高细菌感染发生率,需要临床上做好针对青少年的用眼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地黄在中药类保健食品中生熟异用下的配方规律。方法: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公布的生、熟地黄保健食品数据,对其保健功能及中药组方等进行统计,运用Apriori算法和Kulc、不平衡比参数对地黄生熟异用的保健食品配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保健食品中,生地黄主要用于辅助降血糖,熟地黄主要用于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改善营养性贫血。在辅助降血糖类生地黄保健食品中,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阴药、解表药、解热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生地黄-黄芪-苦瓜;在增强免疫力类熟地黄保健食品中,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熟地黄-党参-阿胶;在缓解体力疲劳类熟地黄保健食品中,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阳药、补阴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熟地黄-人参-淫羊藿、熟地黄-人参-枸杞子;在改善营养性贫血类熟地黄保健食品中,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血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熟地黄-黄芪-阿胶、熟地黄-黄芪-当归。结论:地黄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遵循生熟异用的规律,在不同保健功能中,组方配伍基本符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可为生、熟地黄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C16脓毒症心肌细胞模型的作用及其相关氧化因子、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SFI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AC16细胞,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2种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合适的药物浓度;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LPS以及不同干预时间对AC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LPS诱导脓毒症细胞模型条件。采用NAC(5 mmol·L-1)及不同浓度的SFI(10、20、40μL·mL-1)干预经LPS(25μg·mL-1LPS)诱导36 h后的AC16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DCFH-DA探针检测AC16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C16细胞中氧化因子(NOX4)、炎症因子(NLRP3、IL-18、IL-1β)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C16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细胞NOX4、NLRP3、IL-18、I...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破坏性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注重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不仅能改善中医证候,更能在加速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创面的复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糖尿病足溃疡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与各种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布异常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细胞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得出以下总结:(1)芝麻酚、栀子苷、当归补血汤、紫朱软膏等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等炎症因子,抑制创面炎症。(2)白芷、丹酚酸B、四效散、壮药拔毒生肌膏等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促进创面胶原沉积及血管新生。(3)芍药苷、隐丹参酮、蜂毒、回阳生肌汤等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3、基质细胞衍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2020年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保护其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随机抽取全省43家医院和疾控机构1 216名医务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进行调查.结果 1 216入中自觉工作压力平均值为(5.7±2.4),无职业倦怠占38.5%,可疑占51.0%,有职业倦怠占1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职业倦怠组相比,工作压力(OR=1.39)、医院(OR=1.59)和发生职业损伤(OR=1.37)为可疑职业倦怠状态危险因素,自觉暴露职业有害因素(OR=0.67)为保护因素;工作压力(OR=2.53)和发生职业损伤(OR=4.04)为有职业倦怠状态危险因素,工作年限(OR=0.95)为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应制定针对性职业倦怠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9.
50.
打包法包扎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靳建新 《河北医学》2001,7(3):242-243
自 1997年 2月至 1999年 2月 ,我们对 5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用打包法加压包扎 ,无 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9例 ,年龄 2 6~ 65岁 ,平均 4 2岁。全组病人均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采用打包法加压包扎伤口 ,无 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1.2 操作方法 :常规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关闭切口之前 ,分别在两侧皮瓣外 1/ 3部位 ,顺皮瓣行“U”字缝合各 3~ 4针 ,“U”字底部缝至胸壁相应部位 ,靠腋窝 2针缝至腋窝相应部位 ,使切口无张力、皮瓣又与胸壁及腋窝贴紧。“U”字两线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