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2014年宁德市蕉城区居民死因构成和分布特征.方法 用ICD-10进行死因编码和分类,用Ex-cel 2003、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计算各类人群的死亡率、构成比、减寿年数和减寿率,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率.结果 2014年蕉城区居民死亡率631.70/10万,标化率389.51/10万,婴儿死亡率10.3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5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和主要死因不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总数的87.9%,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损伤中毒;减寿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围生期病、心脏病和先天异常.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蕉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损伤中毒对居民的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的危害程度超过其他疾病,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2.
RNA干扰(RNAi)是一种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从发现至今已逐渐成为疾病治疗的新手段。小干扰RNA(siRNA)是RNAi过程中的效应分子,已作为药物处于临床研究的不同阶段。以病毒或肺内源性基因为靶点的siRNA在肺部病毒感染、慢性炎症性肺疾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siRNA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既可以通过注射给药达到病灶部位,也可采取局部给药的方式将siRNA投递至肺部。与注射给药相比,siRNA的肺部给药具有所需剂量少、系统副作用小、直接到达靶部位、核酸酶活性低等优点。以RNAi为策略,通过肺部给药将siRNA局部作用于靶部位,是siRNA治疗肺部疾病的研究热点。文章从肺部疾病的相关靶点出发,介绍了siRNA在肺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应对siRNA肺部给药屏障的策略,并根据给药方式的研究情况概括了siRNA肺部给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年10月到2009年6月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armA、rmtA、rmtB、rmtC、rmt...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视交叉胶质瘤的MRI表现,探讨其在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视交叉胶质瘤患者资料。12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2例MRI表现为鞍上占位,在T1WI上表现为稍低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上表现为高或稍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6例可见明显均匀强化,6例轻度到中度不均匀强化。可见囊变,未见钙化、出血以及瘤周水肿。梗阻性脑积水5例;累及单侧视神经4例,表现为视神经梭形增粗;视束水肿样变3例,1例沿视束通路呈连续条状分布,2例沿视束呈不连续结节状分布,在T2WI上均表现为沿视束分布上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 MRI表现对视交叉胶质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特征及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料与方法搜集本院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黑色素瘤患者资料(男8例,年龄33~58岁,平均46岁;女4例,年龄38~53岁,平均48岁)。5例行CT平扫,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原发颅内5例,转移7例。典型的黑色素瘤CT上多呈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I上呈短T1、短T2信号改变,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有轻到中度强化。不典型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多样,与其黑色素的含量及瘤内出血、囊变等情况密切相关。结论颅内黑色素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分析能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重组毕赤酵母胸腺肽α1-人血清白蛋白(Tα1-HSA)基因工程菌在30 L发酵罐中高密度发酵表达Tα1-HSA融合蛋白的发酵工艺及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两步发酵法进行重组毕赤酵母Tα1-HSA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发酵液经超滤浓缩,阴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凝胶过滤色谱等步骤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发酵结束后,菌体细胞湿重达到350 g/L,发酵液中蛋白产量达到2.0 g/L。发酵液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Tα1-HSA融合蛋白,HPLC分析纯度达97.5%。结论重组毕赤酵母Tα1-HSA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成功及分离纯化方法的建立为Tα1-HSA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优化建立操作简便、条件稳定、成模率高、造模周期短、具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 6周龄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水禁食18 h,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菌素(STZ)溶液35mg·kg-1,注射后继续禁水禁食1 h;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结果 STZ注射后14 d空腹血糖值稳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符合糖尿病标准,空腹胰岛素水平接近对照组,成模率93%,模型死亡率0%。结论成功制备了2型糖尿病模型,优化了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及提高了成模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建立人体躯干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弹头非贯穿性弹道冲击下人体躯干主要脏器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正常成年男性的CT扫描数据,应用医学图像重建软件Mimics和有限元前处理工具Hy-perMesh进行人体躯干有限元建模,在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中对速度为360 m/s的9 mm手枪弹弹头撞击装配有软质防弹衣人体躯干的压力、加速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结果建立了包括胸廓骨骼结构、脏器、纵膈和肌肉/皮肤的人体躯干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心脏、肺脏、肝脏、胃的压力响应以及胸骨的加速度响应,发现不同脏器之间或同一脏器的不同位置,离弹头撞击点位置的远近决定了压力峰值的大小和出现压力峰值的时间。结论装配有软质防弹衣的人体躯干有限元计算模型可作为非贯穿弹道冲击下人体力学响应的仿真分析工具,仿真结果可为防弹衣后钝性损伤机制和防护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比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中多重耐药株与敏感株之间相关暴露因素及药敏结果的差别;数据分析采用t 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MDRAB感染者以院内感染(58.76%)居多,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85.05%);MDRAB感染者平均延长住院13.39 d,治疗费均增95 171.58元,其病死率及自动出院率总和增加3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础疾病个数(OR=3.012,95%CI:1.153~7.868)、入住ICU(OR=2.935,95%CI:1.093~7.885)、病情的严重程度(OR=6.481,95%CI:2.524~16.644)、碳青酶烯类药物使用(OR=7.988,95%CI :2.961~21.547)和深静脉置管(OR=2.875,95%CI:1.049~7.880)为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MDRAB的耐药情况严重,14种抗菌药物中9种药物的耐药率达100%,与敏感组的耐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AB的耐药性严重,其感染者愈后和转归不佳;对入住ICU病情严重合并基础疾病多的患者,应强调抗菌药物尤其碳青酶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其引起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对四肢出血主要采用绷带压迫出血部位,新近研究发现运用不同于直接压迫的新止血机制的野战敷料可降低严重出血。理想的院前敷料应具有造价低、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止血效果佳等特点,同时能形成湿润、隔热的环境以阻止细菌入侵和吸收伤口分泌物及污染物,并且容易从伤口移除而不至于破坏新生上皮和血痂。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止血敷料有传统的藻酸盐、胶原以及新近出现的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产品、壳聚糖和沸石,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院前止血技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