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损伤严重者常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致残率较高。自2002—2005年,作者先后收治高能量所致严重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鸽例,经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回顾我院2000年2月-2006年10月治疗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效果较好,现结合临床资料对诊疗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治疗措施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二种。保守治疗存在疗程长、难于护理、并发症多及疗效不确切等不足之处,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技术的提高,如近年来兴起的PFN—A、DHS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更多的学者主张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手术治疗。为此,现将本科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经PFN—A和DHS二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正目前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我国的医疗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引导激励效应,没有体现医务人员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的综合劳动价值,使得其薪酬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是引发当前一些医务人员医德水平不高和过度追求经济回报现象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医疗绩效考核制度,其医务人员的薪酬普遍高于社会其他行业2~5倍,并且在社会保障及其他福利制度上也有明显优势,这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保证医疗质量及修正医疗价值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76.
临床路径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系统介绍浙江省台州医院自2005年起开始正式推广临床路径应用,通过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理念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开发一套以临床诊疗流程为主线,兼顾变异信息分析功能的临床路径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受控病种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主要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77.
临床路径有着良好的初衷,但任何一项医疗改革都需要克服阻力。对实施中所暴露问题的逐步解决,会反过来促进临床路径的推广和更深入的研究。临床路径管理为解决目前有限资源与巨大需求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值得尝试的管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个脊柱中心行腰椎TLIF的512例患者资料,男255例,女257例;年龄37~77岁,平均54.7岁;腰椎Ⅰ度或Ⅱ度滑脱者253例,腰椎间盘突出者200例,腰椎管狭窄者59例。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对X线片发现融合器移位的病例,加做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进一步分析融合器移位的特点、发病率和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12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融合器移位,发生率为1.17%。各个脊柱中心术后发生融合器位移的发生率各不相同。4例腰椎滑脱者和2例腰椎间盘突出者术后发生融合器移位,发生率分别为1.58%(4/253)和1.00%(2/200)。矩形融合器(3.11%,5/161) 比肾形融合器(0.28%,1/351)更容易发生移位。双节段者(5.75%,5/87)比单节段者(0.24%,1/425)更容易发生移位。邻近终板为直线形者(3.50%,5/143)比双凹形者(0.27%,1/369)更容易发生移位。结论 手术技巧的差异、矩形融合器的使用、双节段融合、直线形终板或术前为腰椎滑移者均可能为TLIF术后融合器移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9.
80.
腘动脉损伤常为外伤后下肢截肢的丰要原因。以往常采用血管结扎疗法.其截肢率高达72.5%.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结扎疗法已被血管修复手术所代替.截肢率明显下降.但仍达10%,30%.本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腘动脉损伤17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