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陈开林  谢大志 《广东医学》2003,24(2):184-185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2例,其中老年患者41例(11.3%),分别为L4-5 18例,L5S1 25例,L4-5并LL5S1 2例。按下肢疼痛病程分为3组:I组6例,病程≤3个月,Ⅱ组21例,病程为4-12个月;Ⅲ组14例,病程>12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讠2.3个月,按Nakai标准其优良率为80.5%,其中I组100%,Ⅱ组85.7%,Ⅲ组64.3%。全组无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外瘘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作为脊柱微创外科的新技术,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处理合并症,呆以作为 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后外侧入路行B-twin椎间隙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经验。方法选择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病人,在影像学透视下经皮穿刺椎间隙,摘除椎间盘组织,椎间隙植骨后置入B-twin膨胀式融合器(cage)。结果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月,疼痛均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改善超过70%4例,改善约50%2例。首例术后10个月复查X-线和CT示椎间隙融合。结论经皮穿刺后外侧入路B-twin椎间隙融合术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1999-02/2002-02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4例,男248例,女186例;年龄14~82岁。康复训练方法为:仰卧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下肢骑车训练,仰卧腰肌训练和俯卧腰肌训练等。通过术前讲解、术后指导、示范及辅助训练,使患者尽可能的完成本套康复训练计划。结果:全组共手术491个椎间隙。术后无椎间隙感染及死亡。随访387例,随访时间平均27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191例;良154例;可26例;差16例。结论:本套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简单易行,有助于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恢复,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44.
手汗症患者主要症状为自幼出现不明原因的双侧手掌多汗,严重时手掌因长期潮湿起疱,表皮裂开,部分患者还合并腋下、足底多汗,在情绪紧张或天气炎热时加重,影响到社交、学习、工作。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除治疗手汗症,技术逐渐成熟,切口从3孔发展到1孔,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机体炎症反应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例PSP患者,动态检测外周血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IL-6和IL-8的变化,分为保守治疗成功组(A组)与难治性或复发组(B组)分析其指标的差异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SP早期24 h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高和CRP增高为主,48 h以血清、胸腔灌洗液IL-6、IL-8增高和Fib增高为主。A组于48 h的血清IL-6,IL-8的表达水平和胸腔灌洗液的IL-8水平,以及血清Fib的含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P发生后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检测Fib,IL-6,IL-8水平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多瑞吉)对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31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均使用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进行疼痛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对患者情绪、睡眠及日常活动进行考核以判断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观察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结果 31例患者经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治疗后, 2例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VAS评分从( 8.51± 1.12)分降至( 2.47± 1.23)分,总有效率达 100%,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曲马朵缓释片治疗的患者相比疗效显著提高,虽有并发症,患者可耐受,且部分并发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 结论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能有效地控制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定位后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定位后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和对照组22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住院费用等数据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肺漏气、血胸、气胸、肺不张等并发症出现;两组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复发或死亡病例,累积生存率100%。 结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定位后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且不增加复发率,未降低远期生存率,亦未明显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8.
49.
麝香草酚比色法检测硝酸盐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麝香草酚比色法检测硝酸盐时空白值高、标准曲线线性差、相关系数不理想和灵敏度低的问题。[方法]对麝香草酚比色法操作方法作些改进,并以1 3稀硫酸溶液配成的稀硫酸银硫酸溶液试验,与原浓硫酸银硫酸溶液试验作对比。[结果]与旧比色法比较,新比色法空白值低,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理想,灵敏度高。[结论]稀硫酸银硫酸溶液用于麝香草酚比色法,可作为生活饮用水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0.
围术期抗生素序贯疗法预防术后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7月~1998年8月间采用西力欣针剂/片剂序贯疗法预防胸外科和骨科手术后感染52例,发生术后感染5例,感染率为9.6%,其中切口感染2例,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均治愈。对西力欣针剂/片剂序贯疗法的方法、优点进行讨论,认为该方法具有疗效可靠、片剂口服方便、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胸外科和骨科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尤其是儿童及植入假体或金属内固定器的无菌要求极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