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SAL)组、川芎嗪(TMP)组;用Allen WD法以10 g×2.5 cm致伤力损伤T8脊髓,TMP组术后即刻给予川芎嗪(200 mg/kg)腹腔注射,SA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蛋白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AL组c-fos基因在不同时间点(伤后30 min、1 h、2 h、4 h、6 h)均有表达,伤后2 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TMP组c-fos蛋白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SAL组,但伤后30 min与SAL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6 h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余各时相点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MP通过抑制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从而保护了神经元并抑制继发性损害的发生,这可能是TMP保护脊髓损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手术前后病椎及邻近椎体应力变化情况。方法取CT三维重建资料通过软件MIMICS10.0建立椎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0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过程在腰1(L1)椎体中置入不同容量骨水泥(2、4、6、8 ml),分析轴向压缩直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相邻椎体的应力变化。结果小剂量骨水泥注入(2、4 ml),病椎所受应力逐渐增加,而较大治疗量骨水泥注射入(6、8 ml),随着病椎硬度及刚度加强,其所受应力逐渐下降;而临近椎体在骨水泥注入量逐渐增加过程中,所受应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力学研究,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临床价值;在能够避免大治疗剂量骨水泥注入所带来并发症(如渗漏)前提下,48 ml骨水泥注入量更加有效,且不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10 2只 ,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 ;脊髓损伤组 ;脊髓损伤 生理盐水 (NS)治疗组 ;脊髓损伤 rHuEPO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TNF 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TNF αmRNA在无损伤脊髓中即见有表达 ,脊髓损伤后 1h表达明显上调并达高峰 ;高表达持续至损伤后 2 4h ;rHuEPO治疗组脊髓伤后 6、 12、 2 4hTNF αmRNA表达明显低于NS治疗组。结论 :rHuEPO能明显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TNF α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s重物打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预防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在脊髓损伤后24h和72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arlov评分),对损伤部位脊髓行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及神经细胞凋亡观察结果:与脊髓损伤组相比,预防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大鼠损伤脊髓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善:Tarlov评分明显提高;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预先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L-1β、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IL-1β、TN-αmRNA的表达,脊髓损伤后IL-1β、TNF-αmRNA表达迅速增强,在伤后1h达到高峰。结论 IL-1β、TNF-α存在于正常的脊髓组织内,脊髓损伤后IL-1β、TNF-α表达迅速增强,提示协同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并可能是损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CINC-1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CINC-1mRNA的表达,脊髓损伤后1h表达迅速增强,伤后6h达峰值(1.027±0.124)与假手术组(0.175±0.095)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3.359,P<0.01),随后逐渐下降但维持较高水平至损伤后72h。结论:脊髓损伤后CINC-1mRNA表达迅速增强,提示CINC-1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并可能是一种损伤因素。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女,22岁.主诉颈部酸痛不适2周入院.颈部酸痛以夜间为甚,无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动物模型,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SANFH中的变化。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每只用马血清10·ml/kg耳缘静脉注射,2周后重复用药1次。在末次用药后2周以醋酸泼尼松龙7.5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用3d。动物注射激素5周后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兔血清TNF—α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偏高(P〈0.01)。结论:血清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SANFH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TMP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胸段脊髓打击模型,HE染色观察伤后4周伤段脊髓残存组织的面积,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1~4周,TMP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4周,TMP组伤段残存脊髓组织的面积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TMP能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和萎缩,并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