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下经颈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形成的患儿,行电视纵隔镜下经颈小切口胸腺切除.结果 12例患儿均经电视纵隔镜下颈部小切口完整切除胸腺及前纵隔脂肪,无一例患儿因出血或无法完整切除胸腺而中转开胸.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电视纵隔镜下经颈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3.
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幽门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经颈、胸、腹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幽门梗阻的10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幽门球囊扩张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报道1例胸部放疗后继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收治的1例霍奇金病放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以及3年随访情况。结果:对患者行左内乳动脉前降支、主动脉右冠、回旋支(静脉桥)术,术后住院11 d,临床随访32个月,心绞痛症状缓解,心功能良好。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需要严密随访,不能忽视心脏事件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疾病继发的可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放疗后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SC)修复受损心肌,治疗心功能衰竭。方法:雄性苏中幼猪23头,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扎对角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成心衰。实验组采用改良Dorfman法培养SC,心肌内注射种植;对照组注射等量细胞培养液。通过病理形态观察探讨SC移植对心衰的治疗作用。结果:(1)存活10头猪,实验组5头,对照组5头。总制模成功率43.5%;(2)SC贴壁生长,延尺分瓶或降低培养液中胎牛血清(FBS)浓度,SC生长停滞,相互融合形成肌管;(3)实验组梗死区内见新生的横纹肌纤维,细胞间无闰盘,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SC移植后可在心肌内存活,可能通过改变心肌顺应性、心脏构型,或通过局部的促毛细血管增生作用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46.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采用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6例,均在胸腔镜直视下将矫形钢板经过胸骨凹陷最低点将凹陷的胸骨撑起,使胸骨和前胸壁凸起恢复正常的形状。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48(40-55)min,出血量平均10(5-20)ml。无血(气)胸、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心包或心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4-7)d。均获随访,平均12.3(6-18)个月,优5例,良1例。胸廓外观维持良好,未见矫形板旋转、移位或固定器滑脱等。结论Nuss手术矫治小儿漏斗胸安全有效,具有微创、塑型美观等优点;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单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应用单孔法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5例。术中准确定位T3和T4交感神经节位置,在同一10mm trocar内置入微型胸腔镜和电凝钩,在第3或第4肋骨头表面将交感神经链电灼切断,并沿该肋骨表面向外侧延伸2~3cm以切断可能存在的旁路上传神经纤维。分别于交感神经链切断前后记录掌温变化。结果 3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单孔手术,未出现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血气胸、心动过缓以及霍纳氏综合征等并发症。双侧手术时间25~56 min,平均32 min。掌温升高(2.5±0.6)℃。术后住院1~4 d,平均2.5 d。术后第2~3天出现轻度代偿性出汗3例,部位分别在背部和大腿,7~15 d自行缓解消失。35例术后随访1~34个月,平均20.4月,术后双手多汗症状完全消失,并由湿冷转为干燥,温暖而红润,有效率达100%(35/35);腋窝和足底多汗症状的缓解率分别达92.3%(24/26)和82.7%(24/29)。结论 单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微创、安全简便、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切口隐蔽美观,符合美学要求,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术中分别使用电视纵隔镜及标准纵隔镜所取淋巴结样本对判断是否发生肿瘤组织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在NSCLC术中经同一个进镜孔,由术者分别使用标准纵隔胸腔镜和电视纵隔胸腔镜取气管两侧淋巴结,对两种方法取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别采用标准纵隔镜及电视纵隔镜对26例患者各自取得97个和103个淋巴结样本。标准纵隔镜检发现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电视纵隔镜检发现9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2.3%,而标准纵隔镜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0.7%,两者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8.2%和75%(P:0.002)。结论:与标准纵隔镜检查相比较,电视纵隔镜检查可更有效地对NSCLC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大泡性肺气肿肺功能较差的食管癌患者,同期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和肺减容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施行食管癌切除术1082例,其中合并大泡性肺气肿、肺功能较差的患者27例(2.5%),有选择性手术入路进行了同期手术处理.右胸三切口食管癌切除19例,右胸一切口或二切口8例;颈部吻合22例,胸内吻合5例;同时行同侧肺楔形切除21例,单个或多个肺段切除4例,上肺叶切除2例.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颈部吻合口瘘7例,肺部感染6例,肺创面漏气、气胸、皮下气肿10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咳痰无力,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全部患者经积极处理无一例死亡,均恢复出院,平均住院18.6 d.结论 术前精心设计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对大泡性肺气肿肺功能差的食管癌患者一期行肿瘤切除和肺减容手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在治疗漏斗胸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5例行Nuss手术治疗的漏斗胸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将塑形的合金钢板由一侧胸腔经胸骨后心包裸区前穿至对侧胸腔,翻转后固定使凹陷的胸骨和前胸壁抬高.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 ml,平均住院时间8.5 d,术后疗效:优4例,良1例.术后随访3~15个月,胸部外观维持良好.结论 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外表美观、操作简单等优点,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