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方对高血压大鼠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正常血压WKY大鼠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潜阳方组、代文组),WKY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2 ml/d灌胃,活血潜阳方组予活血潜阳方(0.96 g·kg-1·d-1)、代文组予代文溶液(20 mg·kg-1·d-1)灌胃,共干预8周。在实验前及灌胃4、8周时用尾动脉容积法测定血压,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层连续性,并测定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其功能。结果:活血潜阳方组、代文组血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文组降压效果优于活血潜阳方组(P<0.01)。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层受损最为显著,而活血潜阳方组和代文组大鼠相同部位血管内皮均获一定程度修复,且其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SHR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完整性严重破坏,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活血潜阳方可提高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泻肺化痰活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泻肺化痰活血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d。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动脉血气分析及免疫指标CD3、CD4、CD8、NK细胞、IgA、IgM、Ig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8%,与对照组68.75%相近;两组在治疗后发热、咳嗽、痰量、气喘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第10天痰量、气喘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上升,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D8下降、CD4/CD8上升,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泻肺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通气功能,并使换气功能也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3.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合并伤多,临床处理困难。1998年1月-2007年2月,我科共收治该类患者16例,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平均随访3.4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25.
我院处产棉基地,轧棉季节手部绞轧伤较常见,其特点为:①损伤面积大,组织缺损严重;②肌腱损伤常为多处多段,且抽脱后断端毁损不规则;③血管、神经抽脱后损伤节段长;④多伴有掌、指骨粉碎性骨折,关节脱位等;⑤创面不规则,条索状、锯齿状、撕脱;⑥手指多为毁损伤,无再植条件;⑦创面常伴有棉絮、油渍污染。为使伤肢早期恢复功能,减少伤残,17年来我院采用吻合血管皮瓣等各种组织瓣移植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360余例,随访2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药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及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取藤梨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物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的疾病靶点,再通过R语言及VennDiagram作图数据包映射筛选得出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即为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的“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富集结果可视化。结果 筛选到藤梨根药物主要活性成分6个,药物作用靶点154个,结直肠癌相关疾病靶点10 622个,两者取交集得到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145个;藤梨根的6种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ent-表儿茶素(ent-Epicatechin)、(+)-儿茶素[(+)-cat...  相似文献   
27.
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年龄19~35岁,4例从山上坠落,1例从马背上坠落,被他人发现救治时3~5 h,4例为腰椎骨折,1例为胸腰段骨折,完全性截瘫1例,不全性截瘫4例,有3例合并有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四肢均有不同程度冻伤,其中3例Ⅱ°~Ⅳ°冻伤,2例Ⅲ°~Ⅳ°冻伤,经现场急救、院内临床治疗及肢体冻伤治疗,随访2~3 a,1例完全性截瘫,其余4例双下肢肌力均在Ⅲ级以上,大小便正常,感觉功能恢复正常,冻伤创面经植皮及皮瓣转移后创面完全愈合,可正常劳动. 1例患者左手环、小指末节干性坏疽并截指,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根据海派中医张氏热病理论制定的清透达邪法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高热证)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清透达邪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即刻退热效率、退热时间及临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3 d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为8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即刻退热效率:首次服药后4 h,治疗组中的即刻退热患者为53例(66.70%),对照组为54例(68.40%),两组的即刻退热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退热时间: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12.63±17.52) h,对照组为(19.68±16.54) h,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咽痛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透达邪法治疗外感热病能有效退热,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6月,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诊断与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RI-T2驰豫时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融合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41.0±27.3min与139.5±33.7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68.0±122.2ml和25.6±32.4ml,明显少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370.0±147.1ml和277.8±167.4ml (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7.3±3.2d,短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9.5±2.7d(P<0.05).每组患者术后1个月、24个月时的VAS评分与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时微创手术组腰、腿痛VAS评分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24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24个月时OD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酸磷酸激酶在术后1、3、5d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1d达到高峰,7d时基本恢复正常,并在术后1、3d时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时手术节段多裂肌的T2驰豫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及24个月随访时两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前者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0.
对于股骨骨折一般多采用钢板及梅花钉等内固定方法,此类方法存在着创伤大、出血多、骨不连的几率高、术后需石膏外固定、卧床时间较长,易引起关节僵硬等诸多弊端。而采用带锁股骨髓内钉治疗方法,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固定效果可靠,便于早期下床活动等诸多优点。我院自1999年至今,采用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