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CT和MR技术的应用,为脑干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证,从而对病变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有了进一步认识。现将该病的诊断与手术问题做一综述。 1 脑干肿瘤 Stroink早在八十年代就描述了脑干良性胶质瘤的特点。即CT表现为等密度,可明显增强。而Epstein将良性脑干肿瘤分为三组,即颈髓段组、背侧外生组和灶状组。两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病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损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HLA-D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了解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实验组即PVS病人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出来,然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受IFN-r或LPS刺激后,其所表达的HLA-DR的变化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外伤后PVS病人外周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IFN-r或LPS共孵育刺激后,其HLA-DR的表达水平皆有显著升高(P<0.01),但对脑外伤后PVS病人来说,其HLA-DR的表达仍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人的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脑内动静脉瘘(AVF)是脑动脉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颅内动静脉异常的最简单形式:即动脉和静脉直接的异常解剖交通,动静脉之间没有毛细血管床或畸形血管团“病灶”,而是近瘘口处的静脉明显曲张,形成巨大的曲张静脉或瘤样扩张,它可以单独或伴有脑AVM而存在,单纯的AVF其发生率约占脑AVM的1.6%,而AVM合并AVF为约20%。为了和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相区别,又将其命名为非Galen静脉的脑动静脉瘘。由于其临床特点,血管影像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治疗方法和后果与脑AVM或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不尽相同,故本文就其特点和治疗,结合有关文Aslln:nIM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脑室脑池改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扫描脑室与脑池的改变,以此估测预后。方法:2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经CT扫描发现有脑室与脑池改变,重点对三脑室、基底池有改变和年龄、GCS计分作分析。结果:268例三脑室、基底池改变124例,死亡65例。三脑室、基底池皆消失者18例,死亡16例。三脑室明显改变者47例,死亡33例。基底池明显改变者59例,死亡16例。在124例三脑室、基底池改变中,儿童26例,死亡8例。成人98例,死亡57例。结论:弥漫性脑肿胀者,三脑室与基底地形态改变与预后有直接关系,而三脑室的改变比基底池的改变更为重要,儿童弥漫性脑肿胀与成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预后明显好于成人。GCS评分分数低,多为三脑室、基底池改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MR正中矢状面幕上下面积比值在Chiari畸形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正常人组 :(随机抽取 ) 2 9人 ,男 14例 ,女 15例 ,平均 30岁。Chiari畸形组 ,2 5例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10~ 5 0岁 ,Ⅰ型畸形13例 ,Ⅱ型畸形 9例 ,Ⅲ型畸形 3例。伴脊髓空洞 13例。伴脑积水 1例。2 .方法 :应用GE公司的 0 5T的核磁共振机行头部矢、冠、轴扫描 ,选取T1加权像 (TR/TE =5 0 0~6 0 0ms/ 2 0~ 2 5ms)的正中矢状面影像 ,应用扫描仪将MR影像输入计算机屏幕 ,鼠标选取标志点。幕上、幕下分界为后床突、小脑幕、枕内粗隆。幕上标志点是前颅窝骨板、颅骨内板。标志点是…  相似文献   
16.
Chiari畸形的分型与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分型与术式的关系。方法:根据MR和临床表现将病人分为3组:(1)脊髓前受压型:齿状突压迫延髓或脊髓的腹侧,造成延颈段脊髓严重成角畸形;四肢痉挛性瘫痪,长束征阳性,选用术式为枕枢髂骨固定术和经口齿状突磨除术。(2)小脑受压型:枕骨压迫小脑,延髓脊髓腹侧未受压;小脑和后组颅神经受损;选用术式为后颅窝减压术;(3)混合型:齿状突轻度压迫延髓脊髓腹侧,枕骨也轻度压迫小脑;四肢肌力轻度减低,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可亢进;后组颅神经和小脑受损的表现也很轻微;选用术式为后颅窝部分减压术同时行枕枢髂骨固定术。结果:脊髓前受压型,小脑受压型和混合型分别随访9,30和22例,术后症状,体征改善或停止发展分别为8,24和18例,结论:Chiari畸形的分型有利于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脊髓伤分原发伤与继发伤。一部分脊髓伤,解剖上未横断,伤后当时无截瘫,但由于继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脊髓缺血、出血及中心性坏死,使脊髓内重要结构产生继发性的不可逆性损害,导致完全截瘫的不良后果。本文报道犬、小白鼠的实验性脊髓伤早期病理改变,并以23例继发性脊髓伤的分析,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机理。实验提示早期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尼维地平,有利于改善脊髓缺血引起的继发性脊髓损害。  相似文献   
18.
现将我科采用多途径联合化疗治疗2例颅内恶性肿瘤报道如下:例1,男,42岁,主因发作性幻嗅1年余,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8天,于1992年6月15入院.查体:双侧嗅觉减退,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余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CT示:左额颞占位病变.入院后10天行冠状切口左额开颅肿瘤肉眼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I级.6周后复查CT示:左额颞肿瘤大部切除,周围水肿区明显.45天后行右股动脉穿刺供瘤动脉超选择插管,阿霉素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2年4月至1996年6月收治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除1例因微导管未达瘘口而失败,余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 病例 病例1 男,30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20余天入院。临床表现:右球结膜充血,右侧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右眼眶、颞部闻及血管杂音。脑血管造影:右CCF,瘘口在海绵窦段,向右侧眼静脉、岩上窦、大脑内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