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21.
目的:评价腰麻在1~3岁幼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预计手术时间2 h内,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择期60例1~3岁幼儿,随机分为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肌松效果,辅助药用量、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S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小于EA组,SA组苏醒时间短于EA组,EA组MAP在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与基础麻醉后相比,均显著增高,SA组3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儿术中均无呼吸抑制发生,SpO2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头痛、呕吐、尿潴留及脊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腰麻用于幼儿在临床是一种可行的幼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并论述异体与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阅读关于异体与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输血免疫研究对手术患者的愈后及疾病治疗的创新都将有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结论:自体输血代替异体输血,从免疫学角度看优势很多,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术前依据颈椎骨折、脱位导致颈椎不稳,给予哈罗氏架固定处理;手术时采用清醒表麻慢诱导经、口或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以及逆行经鼻气管插管,全部为静吸复合全麻,经颈前路及颈后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39例患者术毕10min内苏醒,恢复自主呼吸,均拔管安返病房。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清醒表麻慢诱导的气管插管全麻,可以完成该类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4.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由此可引起远端缺血组织的坏死、截肢及重要脏器
的梗死,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炎症因子通过多种途径诱发、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
炎症反应。二者的关系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炎症因子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作一
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和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复习关于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和术后感染方面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输血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可指导临床医师更好更有效的用好血液,提高治疗水平。结论:异体输血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明显,且容易发生术后感染,而自体输血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6.
慢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外科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手段.此类患者病情复杂、病程漫长[1],围术期麻醉管理难度大.现报告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术中发生顽固性低血压的抢救过程.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8岁,75 kg,身高170 cm,诉右大腿中上段疼痛20余日,且外伤后畸形、活动受限半小时余.查体:脉搏96次/min...  相似文献   
27.
马鹏垒  邱颐 《中外医疗》2015,34(1):97-98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无需进行配血就可以将回收血输给患者,赢得抢救生命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显著减少异体输血的数量,大大节约了异体的血源,而回收自体血的红细胞对红细胞的携氧以及供氧能力会如何影响是研究的关注点。该研究就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自体血红细胞对携氧能力的变化作如下综述,分析近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为该项技术的开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血红细胞与麻醉前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差异.[方法]使用血液回收机对30例骨科手术患者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取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回收血和麻醉前患者外周血各30份,检测两组血样的pH、根据公式计算血样的50%氧分压(P50),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2,3-DPG)、在血液...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等剂量不同浓度局麻药用于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90例尺桡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将左旋布比卡因50 mg复合利多卡因10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A组)、30 ml(B组)、40 ml(C组),行垂直法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桡神经、正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C组(P<0.05),感觉、运动神经完全阻滞例数明显少于B、C组(P<0.01);A、C组运动恢复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相同药物等剂量情况下低浓度的麻醉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增加麻醉阻滞效果,超过一定的容量后,高浓度会延长神经阻滞的时间.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骨科创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合并SIRS、麻醉前创伤评分≤13分、手术时间4h以内、估计累计出血量≥1000ml的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全麻诱导方式相同,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0.2~0.3mg/kg静脉注射,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1.O~2.0mg/kg静脉注射,并术中维持,其余处理方法相同。分别于全麻诱导前、麻醉后5min、术毕、术后1d和7d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于麻醉后5min与诱导前比较亦无明显变化;术毕及术后1d两组炎性细胞因子均升高,但异丙酚组升高幅度较小,相同时间点两组间IL-6、IL-8、TNF—α差异有显著性(Pd0.05);术后7d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异丙酚对SIR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具有抑制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机体过度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