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七氟烷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全麻吸入药物,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其会增加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的发生概率,造成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阻碍患者康复和预后。PND是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以认知减退、记忆力和注意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预防和临床治愈PND的药物。以往研究可知海马神经炎症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因此,评估和探索神经炎症的药物靶点是一个重要课题。星形胶质细胞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神经炎症、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星形胶质细胞和NLRP3炎症小体在神经炎症中的发病机制以及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和NLRP3炎症小体来缓解神经炎症的药理学相关靶点和方法,为PND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体输因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减少输异体血的危害;方法:对54例择期手术病人中3例用贮血自体输血法,24例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法,27例用术中血液回收法,与对照组27例择期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自体输血组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输血反应,无感染,与对照组相比用库血量大大减少,(P>0.05);结论:3种自体输血法各有特点,用于骨科手术安全可行,不仅可节约血资源,而且避免了输血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麻醉深度监测仪的诞生使量化脑电信息变为可能,对监测麻醉深度水平,指导术中用药剂量,降低麻醉风险有重大意义。熵指数仍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优点是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同时反映皮层及皮层下的脑电信号,有监测镇静和镇痛的能力。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熵指数也会受到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熵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自体输血对骨科手术患者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自体输血方式在骨科手术输血后对机体产生的抗感染免疫效应,为骨科手术合理用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临床一般资料大致相似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依次为异体输血组(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ABT,G1)、血液稀释组(acutenomo-volamic haemodilution,ANH,G2)、血液回收组(Intraoperative Autotransfusion,IAT,G3)和血液稀释与血液回收两种方式联合应用组(ANH及IAT,G4)。以G1为对照组,其它三组为实验组,每组15例。各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1、7、14d清晨抽取空腹患者外周静脉血10ml,用于检测IgG、IgM、补体C3a、IL-8及TNF-α含量。结果:术前各组IgG、IgM、补体C3a、IL-8及TNF-α含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1IgG、IgM较术前降低(P〈0.05),G2、3、4IgM较G1高且与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2、3、4补体C3a/IL-8、TNF-α较术前均升高(P〈0.05),与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与G2、3相比,术后G4补体C3a、TNF-α较早升高且升高明显,术后第14dG4补体C3a较G3高且与G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自体输血患者较异体输血患者输血后抗感染免疫能力增强。②血液稀释和血液回收两种自体输血方式单独应用对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的影响没有差异。③血液稀释和血液回收两种方式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能力,较单独应用抗感染免疫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注压宁定及利多卡因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36例骨科全麻病人随机分为3组,压宁定组静注压宁定0.5mg/kg,压宁定加利多卡因组静注压宁定0.5mg/kg和2%利多卡因1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术毕病人自主呼吸、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潮气量350ml以上时静注上述药液,2min后吸痰,5min时拔除气管导管。分别记录术前、用药时、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及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对照组病人围拔管期各时相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高于术前及用药时,以拔管时最明显;压宁定组病人围拔管期各时相血压较平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压宁定加利多卡因组病人围拔管期各时相的血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拔管前静注压宁定和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防止气管拔管引起的高血压和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应激反应,对防止高血压病人、合并有心脏病及潜在心肌缺血危险因素的病人发生心血管意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4例择期骨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血液稀释 ,术毕输还。观察采血前后SBP ,DBP ,HR ,Hb及Hct的变化 ,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采血前后SBP ,DBP ,HR ,Hb比较P <0 0 1 ,有非常显著性差别 ;但Hct采血后值为 :37 384± 0 1 2 2 %仍在正常范围。结论 :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是可行的 ,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CSEA)是在同一穿刺点用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同时进行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一种麻醉方式。国内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报道[1] 。我院将CSEA的方法用于骨科手术 40余例 ,取得了优良效果。1 一般资料选择ASAI~Ⅲ级择期手术患者 4 0例。男 2 3例 ,女 1 7例。年龄 1 5~ 63岁 ,平均 3 9 2岁。体重 2 5~ 80kg ,平均 55 2kg。其中多发骨折 5例 ,胫腓骨骨折取髂骨 7例 ,小腿足部骨折并皮肤缺损腹部取皮 1 0例 ,其它手术 1 8例。2 麻醉方法首先用 1 7G硬膜外针于L2~ 3(或L3~ 4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确认成功…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高肩胛症又称Sprengel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由胚胎时期正常肩胛骨下移障碍所致的先天性畸形。目前其手术麻醉的报道较少,我院4年来采用Woodward手术治疗3例,其麻醉配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地塞米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布比卡因以其强度高和效期长等特点被临床应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将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混合液注入硬膜外腔行术后镇痛;结果:观察表明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时间长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布比卡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作为常规药剂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组织fractalkine诱发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225只,体重30~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55)、fractalkine组(F组,n=60)、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抗体anti-CX3CR1+ fractalkine组(CF组,n=55)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fractalkine组(SF组,n=55).F组、CF组及SF组经侧脑室注射fractalkine 100 ng,CF组及SF组给予fractalkine前1h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anti-CX3CR1 1μg和SB203580 1μ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侧脑室给药前30min、给予fractalkine后30、60、120、240 min时取10只小鼠,测定热缩爪潜伏期(PWL),然后于上述时点各处死小鼠5只,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38 MAPK磷酸化水平.分别于侧脑室给药前30min、给予fractalkine后6、12、24h时处死小鼠5只,取脑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和TNF-α的含量.F组注射fractalkine后4h时处死5只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确定fractalkinc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结果 与C组比较,其他3组PWL缩短,脑组织p38MAPK磷酸化、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F组比较,CF组及SF组PWL延长,脑组织p38MAPK磷酸化、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fractalkine作用于小胶质细胞.结论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脑组织fractalkine诱发小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