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应用激光快速成形分层实体制造方法复制颞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根据颞骨三维重建数据 ,利用快速成形分层实体制造方法复制颞骨实物模型。方法 利用Medview1.0将颞骨三维重建的数据文件进一步转换为STL文件 ,采用Magics6 0软件读取STL文件并进行检查和修补后输入ZIPPYⅢ快速成形机 ,设定加工参数 ,控制层厚为 0 1mm的涂覆纸逐层叠加制作出颞骨纸质实物模型。结果 得到颞骨纸质实物模型 ,实物模型的精度约为± 0 2mm ,符合耳神经外科手术的要求。结论 复制的颞骨实物模型可用于复杂耳神经外科手术的术前策划 ,并可在三维实体模型上进行各种手术操练。  相似文献   
132.
正常女性盆底可视化与CT、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有关盆底形态学信息,探讨人体盆底薄层断面影像学形态规律.方法从中国正常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从髂嵴上缘到坐骨结节下缘的连续断面图像与其相对应的CT、MRI断面图像对照,观察盆底的细微解剖结构并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在可视化人体盆底断面标本与其相对应的CT、MRI断面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筋膜及其周围间隙,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盆底肌与骨性结构、膀胱、子宫及直肠等的三维解剖关系.并明确盆底肌在横断面上的最佳显示断面.结论探讨盆底复杂的细微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对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的早期而全面的影像诊断及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中国人侧颅底区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侧颅底区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为该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数字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我室建立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用体绘制及面绘制重建方法,分别在P4微机和SGI工作站上对侧颅底区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侧颅底区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能够清晰显示侧颅底各重要结构。本研究着重显示了侧颅底神经血管区、颞骨内结构、颈内动脉及其毗邻结构与侧颅底骨性组织的三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我室建立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较好地重建侧颅底区可视化解剖模型,反映该区域重要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该结果可应用于侧颅底外科手术辅助教学以及手术入路的辅助设计等。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的断面形态及相互解剖关系 ,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 ,将 9侧咽鼓管区及相邻结构制成三个方位 (横断、冠状位及矢状位 )的薄层断层标本 ,观察咽鼓管及周围结构在各方位上的解剖关系。结果 :咽鼓管由骨部和软骨部构成 ,是中耳与鼻咽之间的通道。纤维软骨位于咽鼓管后内侧 ,其上缘向外弯曲形成软骨部的顶。咽鼓管咽筋膜封闭咽鼓管前外侧并向下延伸构成咽鼓管的下壁。腭帆张肌位于咽鼓管前外侧 ,腭帆提肌位于其外后下方。粘膜下筋膜位于腭帆提肌的内侧 ,咽颅底筋膜走行于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之间 ,Weber Liel筋膜位于腭帆张肌外侧。结论 :咽鼓管及其周围肌肉、筋膜构成鼻咽的外侧壁 ,可防止肿瘤向外扩展。在横、冠状塑化薄层断面上可较好显示咽鼓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 ,对鼻咽区病变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提供数字化可视人体有关喉软骨横断面的形态学资料和数字化可视模型 ,为影像学诊断及喉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从第三军医大学可视化研究组采集的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提取会厌软骨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断层图像 ,观察喉软骨的形态结构 ,在SGI工作站上利用面绘制方法对喉软骨进行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喉软骨及其骨化区 ,重建结构逼真 ,能展示喉软骨的真实面貌。结论 该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较好地重建喉软骨的可视化模型 ,反映喉软骨的形态及其空间毗邻关系。该结果有望应用于喉外科手术的设计和教学。  相似文献   
136.
颞下颌关节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7.
不同功能位颞下颌关节盘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盘在关节运动中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形态依据.方法筛选11具牙列整齐、磨牙完整的新鲜中青年尸头及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行大张口位、下颌前移位、侧移位及闭口位MR扫描.采用Plastination技术将闭口位标本制成横断、斜矢状及斜冠状位三个方位的连续薄层断面标本,比较不同功能位关节盘的断层影像表现.结果大张口位、下颌前移位及下颌侧移位的平衡侧关节盘不同程度地向前移位,关节盘后带变为凹盘或三角状以适应关节结节的形态;下颌侧移位的工作侧关节盘移位不明显.结论颞下颌关节不同功能位时关节盘与髁突、关节窝的关系表现不同.关节盘后带形态变化较大,但关节盘双凹形特征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8.
颞下窝断层解剖及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颞下窝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阐明其三维空间结构及相互毗邻关系,为颞下窝区影像诊断及颅底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颞下窝部分的连续断层图像输入SGI工作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在SGI工作站上重建的颞下窝结构以人工伪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同时对三维模型进行透明、任意选取及缩放.结论 三维立体模型真实反映颞下窝区各个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及相互毗邻关系,可应用于颞下窝区的解剖学习及手术入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在总结、反思现有课程建设内容基础上,对《脑功能成像》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形成了新的课程建设方案。其包括以“内培”+“外引”方式,提升教学团队专业师资能力;以课程网站等线上教学资源结合线下授课(如文献导读、课堂研讨、综合实验设计等),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教研室科研实验平台为依托,设计以科研课题为驱动的脑电、近红外相关的综合性实验。这一建设方案对于提高课程授课质量,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生脑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0.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优势。本课程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包含生物医学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3个阶段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其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