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Congen ital constricting band syndrom e,CCBS)是一种罕见的肢体先天性畸形,为肢体某一平面的局部或全部呈环状紧缩,畸形多发于小腿、足趾、前臂、手指等部位,临床亦有绞扼轮、环束带、挛缩带、环缩带畸形等称谓。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CCBS患儿12例,  相似文献   
132.
手掌腱膜挛缩症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腱膜挛缩症又称Dupuytren挛缩症,是以手掌腱膜增厚、收缩、手指屈曲挛缩为特征的手部畸形,多伴有手掌皮下脂肪变薄、皮肤凹陷并与掌腱膜粘连。本病欧美国家较为多见,而国内发病率较低,文献报道亦较少[1-3]。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所收治及作者在日本名...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甲瓣治疗拇指皮肤脱套伤的方法。[方法]应用甲瓣修复拇指皮肤脱套伤32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神经,供区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7个月,拇指外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甲瓣修复拇指皮肤脱套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4.
患者男,38岁,因右肩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右肩部肌肉轻度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冈下肌肌萎(++).右斜方肌前缘中点下、肩胛上切迹处压痛(+),Tinel征(+).未触及明显肿物及包块,双上肢于伸直位,肩关节前屈90°位,交叉于胸前可诱发肩胛部疼痛.右肩部及右上肢感觉、运动正常.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设计以肘内侧皮穿支动脉为蒂的臂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方法 通过对2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系统观测上臂内侧皮肤的供血特点,肘内侧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分支及供血范围;以肱骨内上髁上1.0cm水平为轴点,以内髁上皮穿支动脉为轴心动脉,设计臂内侧逆行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肘部及前臂近端的皮肤缺损。临床应用3例4块皮瓣。结果 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为网状血管皮瓣,在肱骨内上髁近端1.0cm范围有一恒定皮穿支逆行于臂内侧皮下组织内,供血范围达臂内侧远2/3。临床应用3例4块皮瓣全部存活。结论 臂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对于肘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便、可靠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6.
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为建立稳定的脊髓神经干细胞系提供基础.方法: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脊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应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对其进行标记;应用BrdU掺入培养检测其分裂增殖能力;应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分析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分离到的细胞具有不断分裂增殖的能力,可被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所标记,并在血清条件下分裂为神经系统多种细胞.结论:分离到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为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推荐一种新的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0侧新鲜上肢标本解剖观察腕部的血管构造、对100例腕头状骨和月骨进行对比观测,以此设计带血管蒂的头状骨替代月骨术,临床应用16例,术后随访1~12年。结果:典型相关分析证明头状骨与月骨的几何形态、外径和关节面的弧长、弧高极其相似,相关性显著,可移位替代。临床长期随访证明本术式即切除了坏死碎裂的月骨、消除了腕痛,又保持了腕骨的稳定和腕关节的功能。结沦:本术式对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功能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8.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2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各类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通过6个月-7年随访,分析和比较8种类型的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瓣7例、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3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带蒂足背皮瓣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游离腓动脉皮瓣1例,共29个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结果 29个皮瓣中27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部分坏死。足底内侧皮瓣的外形、质地最佳,有感觉功能,皮瓣与跟骨有良好的贴附,负重后表皮可形成较厚的角化,无冻伤、烫伤及溃疡形成,患足可以正常负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等带蒂皮瓣表皮均无明显角化,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水疱或溃疡,皮瓣与跟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滑动,影响足跟完全负重。结论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效果最好,但修复面积有限,采用不同形式的小腿皮瓣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别;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适合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39.
四边Z字皮瓣在虎口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四边Z字改形术修复中度虎口挛缩病人,经远期随访获得较好满意的效果,本手术可使其虎口的间距加大1倍,并加深了虎口的深度1.0 ̄1.5cm,使其形成了鞍状效果,利用虎口的夹、捏、握功能,其主要优点为手术简单,操作容易,易掌握,可直接利用局皮瓣转移皮肤或组织,不用植皮,损伤小,安全,疤痕小,外形美观,愈合快,适用于中度虎口挛缩患者,改进了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0.
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诊断、分类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诊断特点和分类,规范筛选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12年间收治的51例腕月骨无菌性坏死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早期症状不典型,腕部X线平片是诊断和分类的基础,MRI和同位素扫描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分类以Lichtman的4期分类法最为适用。Ⅰ期1例,经保守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Ⅰ~Ⅳ期50例,共采用8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均达到临床治愈。对已发生塌陷碎裂的月骨,任何方法均不能恢复其正常的形状。结论可应用X线片、MRI、同位素扫描等进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对Ⅰ、Ⅱ期病例宜选用月骨血运重建和生物力学方法;对Ⅲ、Ⅳ期患者选用头状骨移位替代术较合适;对合并舟、三角骨吸收或轻度创伤性关节炎者首选近排腕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