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吞噬细胞是一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PMN)、NK细胞和星形细胞等,构成机体抵抗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HIV-1对这些细胞的嗜向性表现在这些细胞表面表达两个重要的HIV-1协同受体CXCR4和CCR5。HIV-1感染使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缺陷,导致细胞凋亡,尤其在艾滋病(AIDS)晚期,易引起机会致病微生物的合并感染和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22.
表浅性膀胱癌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来自尿路上皮,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约7%为鳞状细胞癌,2%为腺癌,另有不足1%为未分化癌[1].临床上膀胱癌的分期方法通常采用国际联合抗癌协会(UICC)拟定的TNM分期法,膀胱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固有层,位置表浅,,故称之为表浅性膀胱癌,即TNM分期中的Ta和T1期.约75%~80%的膀胱癌患者最初表现为表浅性癌.  相似文献   
2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来自尿路上皮,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约7%为鳞状细胞癌,2%为腺癌,另有不足1%为未分化癌。临床上膀胱癌的分期方法通常采用国际联合抗癌协会(UICC)拟定的TNM分期法,膀胱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固有层,位置表浅,故称之为表浅性膀胱癌,即TNM分期中的Ta和T1期。约75%-80%的膀胱癌患者最初表现为表浅性癌。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培菲康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功能性腹泻病人随机分成2组,两组分别给予培菲康和丽珠肠乐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4.7%(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培菲康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固本益肠片联合培菲康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18例功能性腹泻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固本益肠片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给予培菲康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4周及停药8周时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94.5%,对照组83.6%(P<0.05);停药8周时总有效率90.8%,明显优于对照组73.6%(P<0.05)。结论固本益肠片联合培菲康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满意,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26.
在协同创新情景下,为适应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应遵循中医人才成长特殊规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潜力中医学人才,结合PBL教学等新手段,探索"中医经典回归临床的案例"教学方法;构建全新中医专业学位创新人才教学试范建设区,培养适应医学新模式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贯通以临床基地带动经典课程学习、理论提高和素质养成,构建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综合考核制度,基础训练、技能强化、名师指导三段一体,以推动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试验区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27.
基于广州目前处于登革热高发季,回顾岭南中医药防控登革热过程及经验,结合岭南地区容易发生急性传染病的特点以及岭南中医药的特色和独特优势,总结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为进一步防治急性传染性疾病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8.
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治疗手段为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阶梯止痛方案。阶梯止痛疗法虽行之有效,但因麻醉品有成瘾性、耐受性等多种不良反应,故不宜早用、多用。2010-08—2013-08,我们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晚期食管癌疼痛53例,并与应用止痛药物阶梯止痛疗法治疗5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1年12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囊性肾癌8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DSA。行根治性肾切除76例,部分切除8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76例,颗粒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各1例,混合型癌2例。61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81.9%(50/61)。结论囊性肾癌是肾癌的特珠类型,早期发现、早期根治性肾切除是提高囊性肾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正>1病例患者,女性,70岁,主因阴道不规律出血5个月入院。查体:ECOGⅠ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胸片、肝胆胰腺B超、盆腔CT未见异常。妇科检查:老年型外阴,阴道畅,宫颈见一菜花样肿物,直径约1.5×1.6厘米,质脆、易出血,活检病理诊断:鳞癌。患者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